唯见长江天际流裴维敏风景油画赏析
2022/12/2 来源:不详作者简介:章仕龙,资深媒体人,行吟诗人,广告专家,现栖居宜昌。
编者按:中国油画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态势,国际及国内画廊的繁荣兴起,艺术收藏的逐步升温,让中国油画创作家在油画当代化和民族化的道路上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油画语言。作为一位油画家,裴维敏先生在艺术变革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并在油画民族化的征途坚毅地前行着。当我第一次见到裴先生和他的油画作品时,我被他油画色彩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画面传达出激情所震撼,没有想到,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艺术家能一直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以炽烈的情感画出无比阳光的油画来。
近年来,我国当代艺术经历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疯狂来袭,经历了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顶礼膜拜,似乎走进一个难以言喻的死胡同。早些年的崇高与悲壮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些对崇高、权威消解后的疲惫和虚空,以及对名利和刺激的追逐。回头来看,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意境,打开了中国画革新突破的窗口。80年代“后现代性”的大泛滥大流行,90年代以后艺术市场的悄然升温,年以后艺术市场的大爆炸,无不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表现方式的机智和艺术形式的多元表层下掩盖着巨大的的精神困惑和存在困境。
艺术家首先是思想者,而不只是工匠。画家的作品首先要有灵魂。什么是有灵魂的艺术作品?用裴维敏的话说,就是要能够紧扣时代脉搏,最大程度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创造精神,给人以最大的精神向往和情感共鸣。艺术家要正确对待艺术市场,不能受其诱惑,偏离正确的创作方向。要克服浮躁的心态,不怕忍受贫穷与寂寞,创作给人以精神激励向往的作品。
无可否认,后现代式的“挪用”、“仿制”、“拼接”以及“解构”策略,新形势、新技法、新材料的运用,在表现个性语境和思想,展示个体的存在境遇和存在价值上有着特定的作用,也使当代艺术呈现出令人惊异而又目不暇接的丰富和多元。
《条条公路通大山》
在这种情形下,置身于汹涌的潮流之外,摒弃市场的嘈杂烦扰,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理想,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的画家显得尤为可贵。我们在看裴维敏的油画风景时,便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他潜心研究过西方的许多绘画流派,尤其偏嗜莫奈、塞尚、马蒂斯、梵高和高更等西方大家,他把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点线结构和意象构成观念及中华文化崇德尚礼的精髓运用到油画中去,开启东方文化烛照下的油画探索与实践。他觉得最重要的是把大自然的壮美景象经过画家自己的艺术形式系统把握并超越它,把感受和理解到的东西,通过富于感情的和属于自己独创的风格系统表现出来。这需要画家本人对现实生活的特征有独到的发现和领悟。当他审视自己时,能清醒地认识到,要“创新”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美学的立场上,著力探讨油画的民族神韵,无可置疑地在自己的作品里注入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以复兴、文以强国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显示东方文化的新意境、新风貌和新内涵。
在裴维敏先生的风景油画里,我们很难看到对自然客体的机械模拟,因为这与艺术创造格格不入。歌德说:“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由现实所激发的感情反应,引起艺术的创作行动,这是一种充满着心灵性内容的、能够影响情感和理智的感性形式的紧张探索过程。裴维敏的风景油画,已经寻找到了他独特的,足以表现自己心身的艺术语言形式。他的风景油画中西互补,充满着挚烈的感情、内在精神和时代特征,给人以线条美、色彩美、韵律美以及强大张力的感觉。
裴维敏在学习借鉴印象派大师们的绘画色彩时,有自己独到的深刻领悟,他不是漂浮在色彩世界的表面,而是把色彩运用到传统的中国线条中,把色彩和线条经过揉合之后注入画中,从而使画面富于节奏感而韵律生动。他从不满足于自然色彩的再现,而醉心于色彩强弱的变化,色彩的和谐统一。他认为对色彩的运用不应成为自然的奴隶,而是要借助色彩表达画家本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情感的抒发。我们从他的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漓江边上泊渔舟》、《美丽的清水湾》、《条条公路通大山》、《天高任鸟飞》、《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看到了东方意象造型的节奏和韵律,也仿佛欣赏到了流畅轻快的自然乐章。裴维敏无疑已经在倾心求索中西方两种文化既相互吸收、互相融汇又互相撞击的交点,在相异相斥中找寻到了自己的独特坐标。
《漓江边上泊渔舟》
裴维敏从来不是追求潮流的画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复杂的拼接、夸张的造型、挪用或解构的前卫方式,看不到令人激动的宏大场景,刺激夺目的色彩,看不到故作深沉的荒谬与怪诞,看不到无所事事的颓废或玩世不恭的形象。
他只是呈现给你一种静谧、明朗、清新、自然、华美、喜悦的景象,一种细致入微的温暖和感动。他的画大多是南方的山山水水(故乡宜都的山水是他创作的永恒题材),永远有着莽苍的山影、奔腾的流水、寂寥的楼阁,湿润的空气、诡异的云朵、明亮的色彩、辛勤的农人和丰收的景象,他的画中并无复杂的构成,也无多余的人物。
在他看来,风景本身就是人化的自然,而所谓的“人”早已隐匿其中了,因而我们在看他的画时,似乎可以觉察到隐含于画中的画家本人的存在。他用一种近乎高度浪漫的情怀来表现原本平静普通的野外景物,无论是亭台楼阁、青石小溪,荷池秋色、还是田间劳作、渔舟唱晚等等,都被笼罩着一层田园牧歌般的情愫。这种情愫显得如此内敛和纯洁,但又明显饱含着对自然和亲情的浓浓眷恋。
《美丽的清水湾》
裴维敏并不去炫耀复杂的技法和流派,朴素、直白地用笔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叙事方式。他的画仿佛来自绝无染尘的世界,也许这就是他心目中的自然。他也从没有刻意去模仿自然,因为自然对于他来说既是精神家园,又是永恒的心灵栖息之地,而不再仅仅只是眼中的风景。因而我们相信,他笔下的自然是凭借其个人情感去审视和重构而成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清朗醇厚、纯朴自然、和谐相生的世界,人畜相伴,天人合一。
二十多年来,裴维敏,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美术大家,坚定选择了对艺术和理想的坚守,选择将目光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