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省委书记批示原址保护的对面墩汉墓,墓

2023/6/19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黄冈市对面墩墓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黄冈市中环路北线东段隶属黄州区赤壁街道办事处龙王山村,西北距禹王城约2公里。

年11月,为配合中环路的建设,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冯少龙领队,联合黄冈市、区两级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对面墩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当时考古人员共清理了3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出土了一大批遗物。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因其墓葬形制独特,墓砖花纹变化多样,建筑工艺独特,出土遗物丰富,武汉大学考古系杨宝成教授、时任湖北省文物局文物处长孙启康同志、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谭维四研究员等专家亲临考古发掘现场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对面墩墓价值较大,并联名向湖北省委建议将对面墩墓就地原址保护。

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批示,要将对面墩汉墓原址保护。黄冈市政府在收到俞正声同志的批示后,马上安排专项经费保护对面墩汉墓,在对面墩汉墓原址上建造保护性用房,并责成黄冈市规划部门调整中环路的建设规划,使中环路的建设避开对面墩汉墓。今天的中环路就是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南移形成。

为加强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的保护与利用,黄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对墓葬本体进行保护的同时,兴建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布设相关陈列展览并向社会观众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黄冈市对面墩汉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又是什么什么级别的官员呢?

对面墩墓共发掘墓葬3座,这3座墓葬都没有出土任何有关纪年的文字图案符号,也没有能表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材料,考古人员只能根据对面墩汉墓的墓葬形制结构特征、出土遗物的器形器类来判断出对面墩汉墓的相对年代、墓葬等级和墓主身份。

黄冈市对面墩汉墓平、剖面图

从墓葬形制特征上看,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的墓葬形制,在洛阳地区出现于东汉中期,湖北已发现的为东汉末年(《湖北当阳刘家冢子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因此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的年代不会早于东汉中期。

从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出土遗物的器类、胎质、成形工艺、施釉方法和纹饰上看,这些遗物都显示出早期青瓷器的特点,再根据蒋赞初所著《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的观点,这座墓葬具有东汉晚期长江中游青瓷器的典型特征。同类器物在安徽亳县董园村,湖北当阳刘家冢子、云梦癞痢墩、武汉葛店化工厂等东汉晚期或东汉末年的墓葬中都能见到。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前室有彩绘陶器出土,彩绘陶器是一套在河南洛阳地区出现于王莽前后的祭奠之器,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中的方盒、壶、盆形尊、奁和案等,与洛阳烧沟汉墓M出土的同类器物形制相同。

洛阳烧沟汉墓M有明确纪年,为建宁三年,即公元年,属于东汉晚期。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出土的“五铢钱”也与洛阳烧沟汉墓III型IV型五铢钱相似,而洛阳烧沟汉墓IV型五铢钱通行于东汉桓帝、灵帝之时。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年代为东汉晚期至东汉末年。

湖北地区已发现的东汉至三国早期墓莽,墓主人身份明确的只有两座,一座为宜昌市宜都陆城东汉晚期的偏将军墓,另一座是武汉市葛店化工厂东汉晩期的府吏墓。陆城偏将军墓分前、中、后三室,出有龟纽银印。《三国志吴书》记载:“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汉旧仪补遗》卷上则云:“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可见偏将军的职级与郡太守的职级大体相当。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出土铜印,但墓室无中室,墓葬等级可能低于二千石。按汉代官吏秩禄制度,郡太守俸禄为二千石、银印青绶(系印的丝带),职务略低于郡太守的官职有六百石郡丞(铜印黑绶)、千石至六百石县令、五百石至三百石县长(万户之县称令,万户以下之县称长)。

从黄州的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黄州在秦代属衡山郡,秦灭后项羽立为衡山国,汉武帝时衡山国除改郡、东汉时期则为邾县所辖,邾城(禹王城)在东汉晚期只是县城而非郡治,虽然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出土遗物中有两件铜印,但邾城(禹王城)内发生过“江夏盗贼杀邾长”和“邾长甘宁挟邾投吴”的历史事件,这就说明东汉晚期邾县是万户以下的小县,最高行政长官就称之为邾长,我们可以推断出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是一位中下等官吏,墓主人就极可能是邾县得最高行政长官邾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邾县县长。

黄冈市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批前公示图

本文根据原址保护的这座对面墩汉墓的墓葬形制结构特征和出土遗物的器形器类,和已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同类型的墓葬进行比较,判断出这座对面墩汉墓为东汉晚期墓葬,墓主人极有可能是邾县县长,您认为呢?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