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04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做实常态化实

2022/10/22 来源:不详

社区工作极端重要,社区工作极不容易。

年6月起,全省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以实际行动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如何确保党员干部下得去、沉得住、干得好,推动基层组织增活力、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治理上水平?

经过大半年的实践摸索,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各方积极履职,促进下沉党员真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干在平常,做实常态化,实现长效化。

强化下沉意识——

靠前服务,干在一线

“您好,我是下沉党员张明军,向社区报到。”

“马上登记。您的职务是?”

“省纪委监委驻省政府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

张明军是湖北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后,武汉市水果湖街张家湾社区迎来的第一位居住地党员。厅级干部这么积极主动,让社区书记高桂萍颇为感动。

随后,张明军在所在楼栋楼栋长的安排下,每月参加清洁家园、治安巡逻、普法宣传、民意调查等社区工作,和大家干在一起,齐心协力守护美好家园。

年12月,社区向张明军定向派单,邀请他担任社区“党员下沉故事、我身边的好人”征文比赛评选组监督员,对多篇参赛稿件的筛选评奖全程把关。张明军欣然接受,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履职。当月26日,在社区举办的年度表彰会上,张明军上台介绍征文比赛情况,证实比赛结果真实有效。

《意见》规定,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必须强化下沉意识。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干部,下沉社区的时候就是社区工作人员;不管原来做什么工作,下沉到社区干的就是社区工作。

同张明军一样,一批批党员领导干部下沉社区,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行业所学、个人所长,听从社区安排、主动靠前服务。

有人给社区群众讲党课,有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人结对帮扶困难家庭……下沉党员的付出,社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真心相助,为民解忧。”

“下沉社区解难题,共建共治显担当。”

一面面悬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锦旗,是人民群众对下沉工作的褒奖。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下得去、沉得住是基础,干得好是关键。下,就要有下的样子,要靠前服务,不能背着手干活;沉,就要沉下心来,沉到具体事情上去,不能挑肥拣瘦、拈轻怕重。要以干得好为目标,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在下沉工作中走在前头、作出表率。

做实“三单”服务模式——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年12月28日,周一,宜都市交警大队车管所服务大厅。

余位考生在民警的指导下,预约、缴费、参加科目一到科目四的摩托车驾驶证考试。

这些考生全部是宜都市陆城街道头笔社区居民,年龄在45岁至69岁之间,体检合格,无驾驶证但具备摩托车驾驶技能。

举办这次特殊的考试,源于“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

头笔社区是村改居社区,许多居民因为年龄大,不会上机操作,没领摩托车驾照。宜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是下沉联系头笔社区的牵头单位,交警大队大队长肖军担任社区大党委副书记。

居民提出办证需求,社区派单给交警大队,肖军接单后,先后4次到社区就前期居民信息摸底、考试流程宣传、制作纸质试卷代替上机操作等进行协调服务,并为他们联系集体体检单位,推动考试顺利进行。

“以后驾驶摩托车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通过驾考的居民张永春向肖军连连道谢。

完成“双报到”只是开始,如何做实常态化长效化?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社区派单时,单位(党员)接单;社区不派单,单位(党员)干好本职工作。

《意见》规定,下沉党员干部因特殊原因不能接单,应当向社区党组织书面说明情况。社区党组织可以根据下沉党员干部特长优势,推动下沉党员干部自愿组建服务团队,自主开展服务群众活动。

如今,不少社区的下沉党员干部不再“抢单”,而是“自设服务菜单”,不断探索“组团式”“任职式”“才艺式”服务模式。

党员敲门服务队、医疗互助志愿服务队、文艺演出服务队……

荆楚大地,由下沉党员推动组建的一个个服务队活跃社区,为基层治理增添红色力量。

下沉工作开展得顺不顺,工作机制至关重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原则,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以“公转”带动“自转”,既为社区松绑,也为下沉党员减负,真正激发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提升下沉工作的质量效果,把好事办好。

推行平战转换制度——

平时融入社区,战时冲锋在前

“党员同志们,人口普查摸底任务重、时间紧,希望大家共同参与。”

年9月,恩施市小渡船街大桥路社区治理“尖刀班”班长姚晶在下沉党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