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婆婆酥饼俏了人民资讯

2023/7/10 来源:不详

北京手足癣医院治疗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1285/

「本文来源:三峡日报」

讲述人: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村民吴昌英

我做了一辈子酥饼,小时候就跟着母亲学,十二三岁就会和面,没想到现在依靠酥饼过上了好日子。

那时候家里穷,农村的孩子也没有什么零食吃,最爱吃的就是逢年过节时,母亲亲手做的那一块块酥饼。现在想起来,那是儿时最好的味道。

长大后出嫁到本村,农闲时,就买来面粉,自己和面、发酵、拌馅,再用柴火灶烘焙,孩子们非常爱吃。我们这里有做酥饼的传统,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酥饼是必备的点心。村民家里过事,常常请我去帮忙做酥饼,“吴婆婆酥饼”也就慢慢叫开了。

把酥饼做成产业,也是一个偶然。一次,几个来村里的外地人吃了酥饼后,感觉味道蛮好,就找我买。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来买的顾客逐渐多起来,我的酥饼也有了一定的名气。

镇村干部见酥饼有市场,就建议我扩大规模,办了营业执照,建了标准化加工车间,市里还为我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成为正儿八经的个体户。

我们农村人,做生意实诚,从不欺骗顾客。原材料上讲究真材实料,面粉、芝麻、白糖等原材料都是仔细挑选,绝不以次充好;在做法上,我仍沿用传统的柴火烘焙,虽然现在流行用电烤箱,但柴火烘焙的酥饼口感好,顾客愿意买。

做食品生意,环境卫生很重要,农村家家养猪,但我们家不能养,主要就是怕污染环境。规模、产量上来了,食品卫生更严格了,现在主要是我和儿媳妇加工,旺季请几个帮工,我们都办了健康证,进生产车间前先消毒,车间必须干净整洁。食品安全马虎不得。

别人说我做酥饼发了财,那也不是。前些年是我一个人干,现在孩子们都加入进来,原料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宜都城区也建了分销点,每年有30多万元的销售额。家里建了新房,孩子们都买了轿车,日子总体上富足了。

现在,潘家湾的乡村越来越美了,吕家坳村修了宽阔的柏油路,改造了茶园,建起了文化广场,自驾来乡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多了,我的酥饼生意更好做了。

我也近70岁了,这些年带了十来个徒弟,就是希望这个手艺不失传,让更多村民能够加入酥饼产业中来共同致富。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方勇华通讯员朱灿义整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