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宜昌高官叶衡郡守徐宗偃的三游洞石
2023/6/20 来源:不详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解读宜昌:夷陵古风
三峡新媒体讯(通讯员:袁在平)在三游洞主洞室右壁下方,有一方关于宋代叶衡赴成都知府任、道经夷陵的纪事石刻。该刻楷书、竖排九行。刻云:
乾道癸巳十月既望,荆帅尚书叶公移镇成都,道出夷陵。郡守徐宗偃祖饯于此;荆南伻(音绷,意使者)吕援、曹掾(职务名)黄牧之,枝江簿尉周熺同来。
标点符号及括号内注释,系笔者所加。题刻中的“荆帅尚书叶公”,即南宋宋孝宗右丞相兼枢密使叶衡。“既望”,即十六日,古称阴历每月十六日为既望。出行时祭祀路神为“祖”;故刻中“祖饯”,意即既是祭祀路神保平安、且又是为叶公饯行。“伻”,即使者。荆南即江陵。荆南,最早为唐代方镇名,即古之江陵;五代十国时,荆南为十方国之一,又名南平国,都古之江陵。因此种种,故史称江陵为荆南。又据《大清一统志·荆州府》引《宋史·地理志》载,南宋建炎二年(),江陵府升为“帅府”;建炎四年(),“置荆南府”。江陵府、夷陵郡同属荆湖北路,江陵为荆湖北路军政治所所在。故此石刻中的“荆帅”,实系题刻者对叶衡曾任荆南府尹职位的尊称。“尚书”,官名,后叶衡曾任户部尚书。这石刻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的大意是:“南宋乾道九年()十月十六日,江陵知府叶衡,移迁成都知府任,道经夷陵。夷陵郡守徐宗偃于三游洞设宴祖祭饯行,席间有同来送行的江陵府使者吕援、曹掾黄牧之和枝江簿尉周熺。”
此石刻应是题刻于叶衡升为“户部尚书”之后,因刻中有“尚书叶公”之称。据《宋史·叶衡传》载,叶衡及同仁聚于三游洞时,并非尚书,而是“知荆南、成都、建康府”之后,方“除户部尚书”的。“除”,即“拜”、“授职”。那么,该题刻到底是出于谁人之手呢?显然,这是夷陵郡守徐宗偃在叶衡升为了户部尚书之后,方题刻了这方石刻的;因他既是夷陵东道主,且又是这次聚会送行的主饯人,故他是最有条件和资格来题刻这方石刻的。故民国年间湖北省政府官员施方白,于民国二十八年()在三游洞驻洞办公期间,所题刻的一方《三游洞宋代题名录》石刻中,称此石刻为“徐宗偃等”所题刻的说法,是极具足够依据和极有道理的。
宋代建置所推行的是路、府、州、县制;然而,石刻中又为何有“郡守”徐宗偃和“枝江簿尉周熺同来”饯行之说呢?这就与宋代建置沿革的特殊情况有关。唐至德二年(),唐王朝置今之江陵为荆南镇;唐上元元年()又将其置为江陵府。大宋王朝于建隆元年()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四年(),灭掉了南平王(即荆南王)丛海,并沿袭唐置,复置荆南为江陵府;枝江仍由江陵府所辖。因所辖之下属关系,故有“枝江簿尉周熺”同来送行之事。宋袭唐置,又仍置峡州夷陵郡;而此之峡州夷陵郡,则依属宋之江陵府所管辖。《宋史·地理志》载:峡字旧从“石”(旁)。故“硖州”即“峡州”。夷陵郡,辖夷陵、宜都、长杨(即长阳)、远安四县。因沿袭旧郡置及郡名,故乃有时为夷陵郡守的徐宗偃,于三游洞为叶衡“祖饯”及于此后又在三游洞刻石以记之之史事史迹。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曾任潜县(今安徽霍山县)知县、常州知府、户部侍郎;后历任荆南、成都、建康知府,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参政知事;之后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当然,叶衡的宦途也并非很顺。在他做宰相之后,因遭司谏汤邦彦进谗而触怒圣上,被贬为安德(今广西靖西安德)军节度副使,郴州(今湖南郴州)安置。直至汤邦彦出使金国不利,被放逐岭南,叶衡方官复原位。
叶衡是南宋一位才华出众、政绩卓著、出类拔萃的高级官员。他跨越了宋高宗当朝晚期及宋孝宗的整个执政期,终年62岁。大奸臣秦桧死后不久,宋高宗亦死。宋孝宗在南宋是一位有民族骨气、比较开明和重视人才的皇帝。叶衡为官,所显示的才能和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为县尉,“治为诸邑”之最好,上司表彰他“作县有法”。升为太府少卿后,他制定出一套利民利国、切实可行的政策,奏请皇上许准,于合肥濒湖大规模围湖筑田,“募民以耕”,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升任为户部侍郎时,整治盐政,既制止了盐营市场中的违法、紊乱,且又有效地促进了盐业生产的长足发展。它受命处置“江淮兵籍伪滥”,不仅很快妥善遏制住了“伪滥”,且还得“治兵之要”。叶衡还很能体察民情,爱护百姓,鲜明地体现出他的“人民性”和“父母官”的本色。据宋史载,任常州知府时,正遇大水灾,他开仓济粮,以振饥者。有人阻挠此事,他不听,并反问:“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时大疫,他亲自骑一匹马,率领医师驰骋于乡野间“偏问疾苦,活者甚众”(《宋史·叶衡传》)。在南宋冗官云集的庞大官僚机构中,叶衡不愧是鹤立鸡群的佼佼者!故《宋史·列传》对他评价很高:“衡才智有余,盖亦一时之选”。又云:“衡负才足智,理兵事甚悉,由小官不十年至宰相”。
《宋史》中所云的“小官”,当然系指叶衡任基层县尉、县令、太府少卿到“知荆南、成都、建康府”等的这段历程。这是他宦途生涯中极重要的历程,是他兢兢业业理政、并事业有大成的历程。叶衡“移镇成都,道出夷陵”,在三游洞留下的既是一个所谓“小官”的脚印,且又怎不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脚印呢?!
三游洞中这方关于叶衡的宋代纪事石刻,既反映了历史人物,且又涉及到历史上的地理和建制沿革等方面的好些知识,这无疑对研究地方史和宋史,均是有着积极意义及颇有史料参考价值的。陆游和叶衡,作为同时代的两位历史人物,是各有特点的。一个是以文流芳;一个是以政铭册。乾道六年(),陆游曾到此寻访三游洞,并留下了好些诗文,历史已记住了他;三年后,乾道九年(),叶衡和同仁们在此聚会,并留下了这方石刻,历史也同样记住了他。显然这方石刻,对叶衡及其同仁们、以及对三峡宜昌极著名的历史古迹名胜地之三游洞,均是有着较珍贵的纪念意义的;而该石刻作为对史事史迹记载的一种载体,它则又是一件永不褪色的珍贵文物。
文章作者:袁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