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强监督助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3/10/2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148116242762&wfr=spider&for=pc

“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吃拿卡要的情况?”“对政务服务的态度和效率满意吗?”7月15日,宜都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专班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暗访,并随机向前来办事的市场主体、群众了解政务服务情况。

今年初,宜都市委明确了“决胜GDP亿元、冲刺亿元、奋进全国70强”的发展目标,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市纪委监委主动担当,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市经济实现“稳增长”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跟进监督推动政务服务更快更优

宜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政务服务作风纪律开展监督

“太方便了,这样办证至少减少了7天时间!”近日,宜都市润宇新材料多甲基硅氧烷及副产品生产新建项目的负责人拿着新办理的施工许可证,喜笑颜开。这是宜都市第一张以“施工图后置审查”方式办理的施工许可证。

为更好地实现工程审批改革举措落地,宜都市优化前期服务,打造简易低风险样板,在优化流程环节、压减办理时限、降低费用成本等方面重点发力,全力打造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审批的“宜都路径”。市纪委监委结合全市部署,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实施常态监测、畅通诉求渠道、通报典型案例等措施,专项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着力清除营商环境优化的“绊脚石”,以监督硬措施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今年4月,该市纪委监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专项督查工作方案,明确7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围绕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重大改革、重大活动、重大民生“五大攻坚战”开展驻点监督、跟踪监督、联合督查,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严查“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同时,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对接相关职能部门,部署开展涉企政策措施落实专项检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群众评”以及“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次,推动问题整改58个,问责党员干部1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

健全机制推动政商关系既“亲”又“清”

高坝洲镇营商环境观测点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纪委把观测点设到我们企业,一对一服务,无论是办事有困难,还是对政策有疑问,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和反馈,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6月15日,宜都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湖北立得尔克新能源有限公司走访时,公司负责人表示。此前,该公司被纳入全市第一批营商环境线下观测点。

为整合群众、企业、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市纪委监委选取设立营商环境观测点23个,其中线上观测点8个,线下观测点15个,在每个监测点悬挂营商环境观测点公示牌,公布网络、电话、来信举报方式,全面收集、受理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检举控告,及时发现、严肃查处作风类、审批类、政策类3个大类6种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各企业、市场主体“观测点”由市纪委监委指定1名党员干部开展“点对点”服务,构建“反映投诉—及时受理—协调解决—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切实帮助企业和市场主体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亲清”政商关系不断发展。

此外,市纪委监委通过《亲清新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政商交往“可为”和“不可为”,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对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因为主动服务、改革创新而出现的工作失误和问题,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启动“容错免责”机制,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敲门问诊”推动纾困政策落地落实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宜都市纪委监委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企业、项目一线,主动问诊,真实了解企业发展中的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

宜都市吉洪化工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但因为前期用电报装较迟,电力施工冲突,导致无法在计划时间正式供电,眼看着企业投产经营就要受到影响。

高新区纪工委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督促园区协调服务办、项目建设办以及高新投公司积极研究临时过渡方案,协调从化工园二四回线路为吉洪化工临时供电,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原本以为纪检干部来企业走访只是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能够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该项目负责人激动地表示。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针对走访过程中企业提出优惠政策落实、行政审批、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厘清职责,查找症结、解决堵点,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全链条协作配合机制,打造“保姆式”营商环境,监督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落实“周日不打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创新举措,推动“金牌店小二”精神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组织共走访企业调研69家,协调解决问题17个。

“我们既要当好‘护航员’,也要做好‘店小二’,帮助企业疏堵点、解难点,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提升服务,严查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宜都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宜都市纪委监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