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澎湃金融力量人民资讯
2023/11/16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三峡日报」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金融如何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记者就此走访了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三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顺应“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切实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金融政策“修渠引流”“我这小民宿也成了网红打卡地。”长阳火烧坪乡青树包村村民毛家群是长阳农商行首批“民宿贷”扶持受益者之一。起初,由于农村抵押物缺乏、信用建构缺失以及对信贷产品的认知不够,毛家群的“民宿梦”一度无法实现。整村授信可以不用“信”,一旦有了贷款需求就可以随时办理。火烧坪乡青树包村是长阳农商行众多“整村授信”村之一。聚焦农村,全市积极推进“整村建档评级授信”三年全覆盖。目前已对个行政村实现了整村授信,建档评级计划完成率.56%,惠及42.01万户农户和11.71万户脱贫户、边缘户。聚焦产业,全市深入开展“百行进千企”专项行动,分行业、分地域开展各项融资对接,破除银企信息壁垒,畅通资金供需通道,支持涉农企业融资。据统计,在上半年组织的融资对接活动中,共计促成涉农项目个、78.21亿元。针对茶产业特殊时期融资需求,3月集中开展“茶叶贷”融资对接,累计支持茶叶市场主体83家、1.88亿元。全市推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稳定脱贫。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可获得不超过5万元的免担保、免抵押的纯信用贷款。金融产品“量身定制”足不出户,3天就收到48万元的贷款,贴心的金融服务让枝江市百里洲镇精华村家庭农场主刘翱翔喜出望外。6月初,从事肉牛养殖的刘翱翔拨通邮储银行的电话申请贷款。6月8日,枝江市支行客户经理上门进行调查,现场完成了信息采集。次日,邮储银行就完成了内部线上审查审批。第三天,客户经理再次上门,完成了贷款发放。有了贷款资金,刘翱翔的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邮储银行宜昌分行通过“科技+大数据+平台”赋能,加快三农业务数字化转型,逐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作业区域、人员、业务全覆盖,实现三农业务“无纸化”作业率达到90%。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全市金融机构齐发力。各金融机构将服务乡村振兴纳入专项考核,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机制,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把“金融活水”引向乡村、引向农户。农行三峡分行立足县域特色,按照“一县一模式,一产业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创新推出夷陵、秭归、长阳、宜都“柑橘贷”、五峰“绿茶贷”、远安“香菇贷”、兴山“核桃贷”、当阳“村医贷”、枝江“能人贷”等产品。三峡农商行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农商行+农户”产业发展带动模式,支持农村产业基础建设和农业产业链发展延伸,全面满足“三农”发展生产、创业方面的贷款需求。人保财险宜昌市分公司开办的农村小额意外保险和中国人寿宜昌分公司开办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宜昌全辖所有县市区,作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分别提供了18亿元和.3亿元的风险保障。据了解,各金融机构还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了“农机E贷”、“畜牧云贷”、“惠农贷”、“三峡云E贷”等涉农大数据线上产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金融人才走进田间地头。“特派员给我们带来了金融政策的解读,也在产业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这一次农商行授信万元,我们更有信心了。”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党支部书记周代年说。向巷村是枝江第一个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行政村。在特派员的指导下,向巷村经济合作社鼓励村民向股金池装进了74.3万元的“发展基金”,村民成了村里“国有企业”的持股员工,共同享有村集体发展的红利。今年来,枝江农商行选派精兵强将名,担任金融特派员,派驻到个行政村组谋划产业、提供金融活水,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金融基础设施进村,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大力推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建立村级惠农服务联系点个,布放固话转账支付终端1.52万台,ATM机和POS乡镇覆盖率均达到%。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个,对重点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建设“乡村振兴金融超市”9家,已实现农户不出村就能享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各银行机构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在乡镇设立营业网点,延伸金融服务半径。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强远程服务和上门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融资、理财、保险、养老、财务咨询等金融需求,金融服务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全市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深耕细作,将高效、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现在,农村的金融环境越来越好。”宜都市环天家庭农场老板曹华兵,年回乡创业,本人获评“宜都市第六届拔尖人才”。今年农场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宜都农商行及时上门对接,曹华兵作为第一批“人才贷”申请人,仅用时3天便完成了申请审批程序,得到贷款50万元,贷款利率为3.85%。“农村跟城市一样方便,政策还更好。”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像曹华兵一样的“能人”回到家乡。有了金融政策、产品、服务的支持,他们正在美丽的乡村书写“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新篇章。·杨帆邓福翠刘明兴姚勇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