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套镇向撂荒地闲置地要效益
2023/7/9 来源:不详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方勇华通讯员刘静
6月17日,红花套镇周家河村的乡农生态农场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串串鲜红碧透的丹东花生柿子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一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企业用地闲置了多年,荒草丛生、垃圾遍地,存在火灾隐患,部分村民抢占土地,无序耕种,多次引发矛盾纠纷。
去年6月,这个“烫手山芋”交到了村里。周家河村“两委”班子接下这个多亩的荒地后,挨家挨户做工作,将土地收回来,引进能人进行开发,让荒地生金。
挖机轰鸣,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先后完工。田间道路、节水灌溉管道、排涝沟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荒地“秒”变良田。
宜都市乡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代芹对这片“宝地”的安排早就成竹在胸:从山东引进丹东花生小柿子,还种植了麒麟瓜、辣椒、茄子、黄瓜、玉米等多种果蔬,池塘里放养了六千尾鱼苗。
如今,这里垄成行、棚成排,水系贯通,一个蔬菜满园、瓜果飘香的“生态农业园”成了村里的另一道景观。“因为去年疫情影响,收成略有影响。今年收入预计达到80万元是没有问题的。”刘代芹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如今在她的基地上,吸引了22名五六十岁的村民就近就业。“我们女工每天元,男工每天达到元,既能增收,又能照顾家,比在外面打零工强些。”周家河村村民李永芹乐呵呵地说。
今年元月,她在湖北华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租了平方米的大棚作为温室苗床基地,利用温控苗床出芽率、成活率高等特点,把蔬菜种子培育成秧苗后,再移种到基地。她还从东北引进生物有机肥,建成4个生物有机肥大棚,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让果蔬自然成熟。这样条件下生长的果蔬口味佳、卖相好,既吸引方圆百里的农户放心采摘,也成为各大商超、摊摊贩贩的抢手货。
“乡村振兴光说不练不行,向撂荒地、闲置地要效益是我们的一个尝试,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该村党总支书记熊忠在查看基地生产情况后深有感触。
除了这个基地外,周家河村还先后引进了宜都市祥宇生态农业合作社、宜都世博园林有限公司以及种植大户等,盘活闲置土地约亩,带动81名村民实现就业,每人每月平均增收元,村集体收入达56万元。
“今年以来,我们召开乡村振兴片区办公会,以产业振兴为主抓手,以盘活闲置资产资源为主攻方向,想方设法激活土地要素,积极引进社会资本,灵活运用转包、租赁、托管、入股等形式,让闲置土地‘生金’,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红花套镇党委书记李青松表示。
本文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