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宜昌出重拳
2022/12/20 来源:不详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
12月29日上午,“宜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现场图
●发布人
王垚宜昌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赵正东宜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颜复毅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望明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溯剑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卢志亮宜昌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主持人杜玉婷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
跟小布一起了解
宜昌市扫黑办
宜昌市扫黑办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和专项整治,务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长效常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宜昌。截止11月底,全市共打掉涉恶犯罪集团1个、涉恶犯罪团伙3个,破获刑事案件20件、刑拘犯罪嫌疑人18人,查冻扣涉案资产余万元;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17人,处理处分63人,采取留置措施4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
主要举措
一、全链条压实责任。一是持续高位推动。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市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全力抓好统筹安排、推进督办。二是持续常态推进。在全省率先设立常设工作机构,充实人员队伍;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纳入全市党建工作要点;制定工作规则、线索案件办理等重要制度,印发任务清单。健全机构、构建机制,保障持续常态推进。三是持续督办落实。坚持精准督导督办,建立特派督导员队伍,围绕重点案件、重点线索、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适时开展督导,跟踪督办落实。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我们要有与黑恶犯罪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坚决防止其死灰复燃,深入持久的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二、全流程巩固成果。一是开展重点线索起底。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倒查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涉黑涉恶案件65件,发现问题23件,查实7件,处理5人,全部整改完毕。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对“有黑无伞”的22件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9条集中反复举报、查否案件线索开展交叉倒查,新增立案2人、处理处分8人,整改问题4个。二是继续追捕深挖漏犯。加大追捕漏犯力度,深挖漏犯5件7人。三是挖干榨尽“黑财”。扎实开展黑财执行攻坚行动,全市法院累计受理涉黑涉恶财产执行案件件,结案率、执行到位率、财产处置率均达到%。四是不断强化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严格落实村(社区)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和“两委”成员资格联审制度,对多名村“两委”成员候选人逐一“过筛子”,严防“带病参选”,共筛查出不合格人员15人,均按程序调整。全市整顿销号9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我们要追捕一批“漏网之鱼”,起底一批重点线索,深查一批“保护伞”,精办一批大要案,全流程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果。
三、全方位行业整治。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市扫黑办制定四大行业领域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整治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组织开展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行业领域整治,持续规范行业发展,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聚焦重点打击。畅通行业整治举报渠道,各牵头单位会同公安机关,对四大行业领域违法犯罪线索开展“大扫除”,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违法犯罪及其背后“保护伞”。三是聚焦行业监管。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聚焦行业领域内突出问题,加快重构事中事后监管闭合链条,建立打击破坏行业领域违法犯罪联合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部门主管、行业主抓、齐抓共管的行业治理联动工作格局。为进一步系统整治,我们要真整改、真落实,以四大行业带动十大行业整治,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不负人民群众期待!
宜昌市公安局
宜昌市公安局把信息网络领域犯罪的整治作为“扫黑除恶”的重点工作,坚持“侦查打击、综合治理、精准宣防”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截止11月30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11.2%,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黑灰产案件起,同比上升%;抓获犯罪嫌疑人人,同比上升%;打掉犯罪团伙个,同比上升30%;端掉犯罪窝点个,同比上升15%。
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整治
信息网络领域犯罪的工作情况
一、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一是严打大要案件。建立快打机制,全市破获案值万元以上案件11起,50万至万元之间案件37起,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人,同比上升.1%。破获“6.2”京东集团被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3名,追缴违法所得余万元,及时预警防止损失余万元。二是严打涉网黑灰产犯罪。破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人,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6.8倍和12.1倍;破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人,分别为去年同期的3.9倍和9.3倍。赴福建等9个省市、对6个犯罪团伙同步收网,抓获犯罪核心成员46人,破获公安厅督办的“柏瑞”手机APP诈骗案件。三是严打网络黑恶犯罪。加强涉网黑恶线索核查,紧盯网络敲诈、恶意索赔等七类信息网络领域的黑恶犯罪,破获网上裸聊敲诈勒索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
二、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一是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与银行、通信运营商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涉案账户、可疑账户、电话号码核查和不规范行为管控。年全市共打掉非法买卖、出租银行卡、电话卡犯罪团伙5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人,对名涉嫌买卖、出租、出借银行卡人员、名涉嫌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人员联合实施信用惩戒措施。我市涉案银行卡、电话卡数量由全省第二降至第十。二是深入推进“断流”行动。严厉打击组织、招募、赴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切断境外电诈窝点招募人员链条,重点打击金主、蛇头、运送者,劝返、逼返在缅甸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的违法人员人。三是加强高危人员管控。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建立信息档案,核查宜昌籍涉诈前科人员人,向出入境部门推送并限制名涉诈高危人员出境,由户籍地党委政府签订管控责任状,本人及其家属签署《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承诺书》。
三、强化精准防范宣传。一是“出实招”精准预警。开通反诈专线,整合资源搭建宜昌反诈防治宣工作平台,通过电话、短信、入户等方式,对可能被骗市民开展拦截劝阻,日均人次,累计万人次,止付资金13.6亿元,冻结涉案资金2.67亿元。二是“下实功”推广反诈APP。采取行业动员、敲门入户、集中培训等方式,全民推广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短信预警,全市实名注册用户余万人,安装率居全省第一。三是“求实效”防范宣传。高位推进“无诈社区(村)”“无诈乡镇(街办)”创建,抓住敏感节点,找准重点场所和群体,借助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广泛推送防范知识、案例及预警信息,突出精准宣防,让群众知晓并参与防范。
宜昌市公安局开通举报电话,欢迎举报网络“套路贷”、裸聊敲诈、恶意索赔、负面舆情敲诈、网络水军滋事、网络暴力传销、网络“软暴力”催收等七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黑恶犯罪,也可以直接到宜昌市公安局扫黑办来信来访。
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开展自然资源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挂牌督办土地、矿产违法案件11宗,提级查办土地、矿产违法案件3宗。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立案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75宗,收缴罚没款.52万元,问责处理党员干部16人,全市自然资源领域打击违法高压态势正在形成。自然资源领域整治工作情况一、高位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扫黑除恶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在省厅、市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自然资源领域整治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二是压实责任链条。按照省、市扫黑除恶斗争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通知》,制定自然资源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工作责任清单。三是注重“三书一函”整改。坚持边打边治边建,深入排查、整治“三书一函”反映的行业乱象和监管漏洞,推动出台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办法,切实防范因行政监督不力导致黑恶势力渗透。截止目前,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收到“三书一函”21件,已回复整改17件,尚在整改期限内4件。二、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整治工作。一是开展全市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对全市保留的家矿山进行拉网式检查、排查,共发现问题余个,现已逐项明确整改措施,逐条反馈矿山企业进行整改。二是严肃查处涉矿典型案件。今年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排查矿产图斑87个,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31宗,向公安机关移交犯罪线索5宗,已收缴罚没款.51万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3起矿山违法案件予以公开挂牌督办,对1起矿山违法案件进行提级查办。同时,对16起矿山违法线索责成有关县市区限期查办,对长阳县花香水岸公司违法开采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对矿山违法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三是规范露天矿山管理工作。对全市露天矿山疑似越界越层开采和无证开采问题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发现违法越界开采问题18个,正在推进立案调查工作,将依法进行查处。同时,对长江干支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共核查监管36个矿山(点)、56个图斑、总治理面积.29公顷。四是协助打击整治“沙霸”“矿霸”黑恶犯罪。印发《全市自然资源领域打击整治“沙霸”“矿霸”黑恶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联系公安机关建立案件办理联动机制。对长阳、宜都、高新区3起案件进行联合研判,对点军区1起案件进行联动。三、建立健全源头治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机制。提请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露天矿山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露天矿山矿业权审批管理,推进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二是规范矿产执法工作机制。印发《进一步加强矿产执法工作的通知》和《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流程的通知》,严厉打击矿产资源各类违法行为。三是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同公安局环保警察支队建立打击破坏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联合执法合作机制,会同市检察院建立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推动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四是建立线索月报机制。进一步落实《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通知》,从件信访事项、85件市长热线办件、9件政风行风热线办件及日常执法监察发现问题中深挖线索,建立登记台账,共排查线索58件,其中立案查处33件。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
宜昌市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强力推进河道非法采砂整治,严厉打击涉砂违法犯罪,全市呈现出采砂船舶大幅减少、长江盗采基本绝迹、中小河流盗采明显下降、采砂管理秩序稳定向好的良好局面,市水利和湖泊局被表彰为全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表现突出单位。
保持专项整治力度不减
实现常态长效良好开局
一是强化执法巡查。严格执行河道巡查制度,完善部门联合、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对重点水域、敏感河段的巡查力度。年以来,联合长江沿线各市州开展“乘胜系列”清江行动4次;会同公安、交通、海事部门开展联合巡查12次;组织市县协同巡查24次。市水政监察支队开展突击暗访巡查22次,例行巡查次。通过高频次的执法巡查,对非法采砂露头就打,对非法运砂深挖细查,对越界偷采实行先查后移,始终保持对涉砂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二是强化源头管控。坚持把采砂船舶监管作为打击非法采砂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来抓,动员采砂船主转产转业,累计拆解合法采砂船舶22艘,拆解“三无”船舶48艘,辖区内采砂船舶总量减少到9艘,削减近九成。落实采砂船舶集中停靠监管,安装卫星定位,设置电子围栏,全年无脱离监管、偷逃偷采情况发生。正在加快建设河湖空间管控监测站点项目,在长江干流沿线每2公里安装一套视频监控,工程完工后可以对长江全线进行全天候监控,对非法采砂行为进行智能识别。三是强化案件查办。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扎实推进非法采砂入刑,专项战役三年来共向公安部门移送非法采砂涉嫌犯罪案件21起,审判18起,判刑47人。年移送涉砂犯罪线索1起。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年我局受理涉砂举报投诉28起,经过核查立案查处7起。对经过许可的河道采砂项目实施“旁站式”监管,落实测量定标、现场计量、台账登记等现场监管措施,防止超范围、超时间、超方量开采。年12月,当阳市查处一起未按许可规定采砂案,经现场勘测,确认超深度开采立方米,最终对当事人处以没收违法所得8.9万元、并处罚款8.9万元的行政处罚。四是强化保障服务。坚持堵疏结合,落实河道采砂规划和许可制度,保障建筑市场和重点项目砂石供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年共争取上级审批长江河道采砂和砂石综合利用项目5个,砂石开采和利用总量多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砂石供需矛盾。宜昌市交通运输局
扫黑除恶由专项斗争转为常态化工作,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将之作为政治大事、本职要事、民生实事来抓,结合平安交通建设,从严整治,确保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平安稳定。截止目前,已发现线索3件,其中办结1件,移交2件。主要做法一、宣传教育再下细功。将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与日常教育培训相结合,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相结合,让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熟知交通运输行业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的6个重点领域,始终对黑恶势力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为交通运输领域整治工作营造浓厚氛围。让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去除黑恶势力生存的土壤。二、线索摸排再下深功。一是继续以信访件为重点摸排线索,与综治信访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仔细核查88件信访、个办件,第一时间掌握涉黑涉恶线索。二是充分发挥1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平台作用,从个1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中深挖线索,健全线索分类、移送、核查、销号制度,提高线索收集分析精度。三是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