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市镇历史文化资源情况综述文采飞扬店

2023/6/24 来源:不详

董市老正街一角

董市镇历史文化资源情况综述

文/王明清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历史文化资源状况,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我们按照市委办的要求组建工作专班,对董市镇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贾云集

董市原名董滩潮,三国时期蜀将魏延驻守此地,改为董滩口,因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逐步形成商埠后演变成董市,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集镇上共有四条街道,从东向西为三条直街,分别为老正街、河街和背街,从南向北为一条横街。老正街作为商贸集中区,拥有“美孚洋行”、“亚西亚洋行”、“松兰信”酥食酱作坊、协成纺织厂等多家商业老字号和手工作坊,日有千头毛驴和骡马上街,江边百艘船只装卸货物或停靠码头,上下货物时搬运号子此起彼伏,董市成了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据明代万历二十四年枝江县令周仲士所著《枝江山水记》中记载:“董市市中居民丛集,半於邑城,四方商贾,多有贸易者”。如今,沿长江以北唯一幸存的老正街还保留着明清时期部分传统民居、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

二、董市古建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董市老正街东起董市小学,西至上街头,中间以狮子路新码头为界线,分为上街和下街,全长米,街面宽8米,原为青石板街,共有15条小巷,总面积为15.4公顷,其建筑多为青砖黑瓦,皆为穿架梁柱结构,马头墙、封火墙随处可见。除本地各式传统民居外,过街楼、吊脚楼、戏楼、祠庙分布其间,采用了天井式、天斗式建筑方式,汇聚了川、楚、皖、赣等各地特点,旧房中有的仅一间、有的面宽三间,有的三、五进,有的七、八进,前为店面后为仓库或加工、住宿、天井,内有制作精工的回栏、隔扇门窗、石刻护栏等,颇具江南建筑风格。董市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明代以前,董市老正街商业已成规模,清乾隆时期,各地商会聚集,开办商号,建立会馆,成为当地商业经济支柱,形成了独特的工贸文化,与此相联系的还有滨江文化,即抗洪文化和航运文化。明末清初,董市镇无江堤,每逢汛期,洪水进镇,为避水害,智慧的董市人民发明“躲水楼”、“躲水划子”方便生活。总之,老正街建筑群体现了宜昌东部不同传统的民居风格,展现了荆江流域商贸古镇风貌,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年,老正街被宜昌市政府确定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年,老正街被省政府公布为全省历史文化街区。

三、董市自古名人辈出,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曾出生或居住于董市老正街的清同治皇帝的御学教师张盛藻、与诸葛亮齐名的后汉掌军中郎将董和、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会员时象晋、辛亥革命时期北伐军总司令张承槱、中国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时功玖、清华大学副校长、化学教育家张子高、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秘书、上海交大化学系副教授时昭涵、清华大学副教授时学瑛、国家一级篮球教练、国家级篮球裁判员袁本瑶、国家一级演员杨至芳等名人故居至今尚存。董市镇还有海外侨胞近千人,在海外具有较大影响,每年都有不少学者、知名人士或名人后裔回乡探亲寻根。另外,董市古镇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全国农村金融卫士、巾帼英雄杨大兰、潘星兰闻名于全国。

四、董市文物古迹众多,故事传说神奇

在董市,有泰洲新庙子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物;姚家港古墓群,出土文物有玉佩饰、楚镜、漆绘陶壶、东晋青瓷器及滑石艺术品等;有位于董市镇东的道教圣地董市水府庙,又叫龙王庙或肖公庙,供奉水神肖公。关于董市水府庙有如下传说:元至正二十三年(年)七月,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陈友谅制造巨舰,兵强力壮,朱元璋率渔船渔民对阵,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朱元璋焦虑不安,夜间一个奇怪之梦告诉他用火攻可以取胜。第二天他依计行事,分舟编成十一队带火药迎战,遇大风,乘风纵火,短兵相接,从早上杀到晚上,朱元璋大获全胜。事后,朱元璋认为是王权神授,有水神肖老人神力相助,火焚陈友谅才得以成功。朱元璋坐了大明江山后,下诏封肖公(即肖老人)为天下都水神,命沿江修庙祭祀。董市镇一百零八家商号共修水府庙道观。董市水府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即年),已有多年历史。其占地总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山门、围墙、天井、大殿、后殿、厢房、侧院,后增修玉皇阁,庙内有石狮、铜钟、碑刻、彩画。乾隆年间曾历时六年对水府庙进行重修,楼殿增辉,香火旺盛,前来祈求商旅平安者络绎不绝。据《董市水府庙碑记》中记载:“上自巴蜀,下至沅湘江以及滇闽吴粤间,凡富商巨贾,峨舸大舰,莫不荟萃于此,有祷必应。”年再次修复后对外开放,接待观光朝拜游客达10万人次,其中香客5万人次。年5月公布为枝江县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公布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申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董市镇姚家港西南的石宝山,面积4平方公里。民间相传,山里原来有金桌子、金椅子、金碗、金杯。山里山外的人家,谁家有喜事,就从山下的大门进去,把这些宝贝借出来用,办完喜事就把宝贝还回去。后来有个贪财的人,偷偷留下了一只金杯,从此,山门就永远打不开了,宝贝再也不见了,所以又叫“失宝山”。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山顶原来有一座庙,庙旁有一个杵米的石碓窝,庙里有多少人,石碓窝里就能出多少米。后来,有个个小和尚嫌天天跑到庙外拿米太麻烦,怪石碓窝太小,就到山下请来石匠把石碓窝凿大些,谁知这一凿,石碓窝就不出米了,山里的一些宝贝也不见了,大家又把这座山叫“失宝山”。

石宝山的山体形状像木鱼,从山顶向东、南、西三方倾斜,北部陡立,海拔米,南部如伏虎,雄踞荆江之首。清同治五年《宜都县志》说石宝山“此山为下游要隘,高数百丈,耸出众山上。”石宝山山高林密,物产丰富。据上世纪林业部门调查,山上特有的丹桂,是湖北省仅有的六棵丹桂之一,十分珍贵。

石宝山也是董市古战场,其最高点海拔米,南距长江4公里,四周皆是低丘、岗地和平川,是天然的军事要塞。清廷一位皇室贝勒驻守玛瑙河,湖北巡抚蔡毓荣及鄂尔泰扎营石宝山,他们利用山体的三座山峰,在沟壑中埋下伏兵,在山上筑炮台,挖军事战壕,双方对抗达五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董市成为沦陷区。年6月,军事要塞石宝山被日寇占据。年,日寇第39师团第联队第二中队队长岛田,带领一百多名日军盘踞在石宝山,他们到处抓派苦力,在山上修建军事工事,修建了公路、哨卡、指挥所、营房、操场、靶场。日寇把石宝山建成军事区,他们在山上与江南的中国军队对抗,随时炮击周边的集镇,阻碍长江过往的船只。他们把石宝山变成魔窟,在这里杀害了近两百名无辜中国人。如今,石宝山还有侵略罪证,有的已经成为地名,如战壕、碉堡、杀人湾、操场坝等等,直到年日本战败投降,日寇才退出石宝山。

五、民间文化丰富,非遗异彩纷呈

端午赛龙舟是董市镇的体育盛事,此活动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浆手来自本集镇,各街组成代表队,参赛者均为年轻体壮的商人、工人、教师、农民,一般是上街对下街,上街的龙舟为黄色,名叫黄聋子,下街的龙舟为白色,名叫小白龙,在胜负记载薄里,小白龙几乎是常胜将军,而黄聋子输多赢少。下河汉剧流传董市,曾涌现出“自乐轩”、“鄂永社”等汉剧演出团体和一批优秀演员;每逢春节,跑彩莲船、踩高跷、玩狮子龙灯等民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董市民间吹打乐队24班,农民铜管乐队2班,业余文艺团体10个,民间艺人多人,广场舞队6个、交谊舞队1个、腰鼓队1个,约多人参加活动,多次在枝江市文艺比赛中获奖。1年由董市文化服务中心组队表演的民间吹打乐《欢庆锣鼓》,在枝江市参赛中获特等奖、在宜昌市参赛中获综合艺术表演金奖;9年以来,董市镇广场舞异彩纷呈,别具特色,曾多次在全市获一、二等奖,深受群众欢迎。

六、董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看好

董市有较强的旅游地域优势,董市集镇方圆3平方公里,东起水府庙,西至福星村一组,北倚平湖村三组,南临长江沙洲,中间四街环绕,街巷相连,地理环境特别,为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全镇近40个二、三星级农家乐旅游经营户以可口的美味佳肴、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游客光顾,石宝山水库生态农庄、老家人民公社农庄、五岭农庄先后申报湖北省四、五星级农家乐;曹店枫林月季园、曹店四季缘开心农场、牧华园农庄、草莓农庄等一批旅游景点快速发展,展现出鲜明特色;老正街的古建历史文化、商贸文化、滨江文化、三国文化等色彩斑斓,引人入胜;水府庙的多种传说、美妙的道教音乐、深厚的道教文化值得人们去探索、去研究;枝江沙浪奇观景观的沙滩观赏项目、渔家风情以及有趣的游乐文化耐人寻味,有待于人们去整体包装、打造和开发。董市沙洲总面积0余亩,仁人志士孙健等慧眼识宝,抢抓机遇,先后投资多万元,对沙洲进行综合开发,建立了枝江沙浪奇观景区,相继推出“沙滩车”、“热气球”、“水上自行车”等15个游乐项目,六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成为三峡旅游线上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