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中败得最惨一战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2024/1/14 来源:不详

上一期说到,年吴蜀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攻蜀五屯之战以吴军胜利,蜀军大败而告终后。吴军不再退缩一步,开始严防蜀军。战局进入到对峙阶段。

而刘备则让黄权率军镇守长江以北,他则亲自率领主力军队攻打吴军青年将军孙桓镇守的夷道城。

刘备进军路线

这个孙桓我们介绍下,孙桓是孙权堂兄弟孙河的儿子,也就是孙权的侄子。届时才24岁。实际上孙桓曾和刘备有过一面之缘。

《三国志》记载:“刘备诣京见权。”“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这史书意思就是刘备曾经在年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和孙权亲自会谈时,当时孙桓在场,只不过还是十岁出头的小孩子。却没想到这个孩子如今会成为他此战的对手。

孙桓

此次刘备率领了至少四万余人大军攻打夷道城,此时夷道城又是什么情况?守军非常稀疏。孙桓向陆逊请求派遣援军,结果陆逊却拒绝了。陆逊理由是你粮草充足,靠自己就可以抵挡刘备。

孙桓一看,我去,我这点人哪够挡住蜀国皇帝浩大阵容。

《三国志》记载:“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逊曰:‘未可。’”

就是陆逊身边人也看不下去了,毕竟孙桓是孙权的侄子。万一出了什么状况,可不好交待,于是纷纷建议陆逊派兵增援,陆逊依拒绝。《三国志》记载“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

那么夷道城又在哪里呢?可见孙桓坚守的夷道城应该是一座军事据点(护卫城),位于宜都城的西部,处于依山扼水之地。它不大可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夷道县城,因为据《宜都县志》载,而孙桓所在的夷道城应该理陆逊所在的宜都城非常远。

今湖北省宜都市西部五眼泉乡境内毛家沱村有古城遗址,位于清江南岸,距宜都城约二十里,从距离上和所处清江之滨的位置看,它是三国时期孙恒所守的“夷道城”原址的可能性很大。

当年孙桓可能镇守地方

孙桓被安排派去挡刘备,至于长江北岸的蜀军大将黄权,陆逊也派一支少量部队将其挡住。陆逊手里依然还有众多兵马,他既不投入对抗刘备也哪来对付黄权,那么他要用这些兵马干嘛呢?

其实陆逊所担心的是蜀军水师会在长江顺流而下,载运部队登陆攻击吴军后方南郡等地,如果蜀军真的事实,那将会给东吴造成很大打击,陆逊需要一支大部队来抵挡蜀军奇袭。

但事实证明陆逊的担心是多余的,刘备根本没这样做。刘备的目标仍然是集结重兵攻打夷道城。

这时候孙桓的作用就发挥了,他率领少量兵力便这么一直坚守夷道城,使得数倍已几的刘备大军不能踏入一步。刘备见怎么打都打不下来,但刘备也不着急,他便做好了长期攻城的准备。

刘备于是在夷道城和猇亭一带安营扎寨。到这里刘备犯下一个巨大军事错误,他竟然在远离蜀国境内地方安营扎寨,而且这一带地形进来容易,返回难,这也是吴军一开始不选择主动迎击的原因。

刘备没能长期占领夷道城,应该及时撤回秭归另做安排。结果却在深入敌境情况下安营扎寨。所以当魏国皇帝曹丕听说刘备的布阵后都认为刘备必输无疑。

《资治通鉴》原文:初,帝(曹丕)闻汉兵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就这样吴军与刘备的主力部队,自正月至六月相拒于夷陵、猇亭间,数月不决。吴军,以逸待劳,养精蓄锐,枕戈待发。蜀军由于一直不能前进一步,变得越发疲惫,士气低落,懈于再战。

当时军营复原

到这里,刘备也想过办法挽回,他曾经派大将身兼自己小舅子吴班带领数千士兵向吴军本阵叫阵挑战。一开始吴军按照陆逊意愿不理会儿蜀军。

后来蜀军见吴军半天不出来,在吴军大营前破口大骂“江东鼠辈。”总之各种污言秽语都出来了,果然一些吴军将领忍不住蜀军谩骂,认为蜀军应该立刻教训。

但却被陆逊阻止,武将们不解寻思难道这是昭告我们害怕蜀人吗?陆逊却以全军最高指挥官身份下令拒绝出战,以守城为主。

就这样,刘备的计划再次落空,他除了慢慢攻城别无他法。

但同时吴军将领不少人不理解陆逊为什么要在吴军正面野战实力强于蜀军情况下还以守城为主,所以军中不少人对陆逊有偏见,认为他的水平远不及之前的周瑜、吕蒙。

年6月,此时吴蜀开战已经一年整了。这天陆逊带领一支人不多的部队瞧瞧地前去侦察夷道和猇亭一带的蜀军连营。一眼望去,蜀军军营整齐得布列,远处可以看见隐约的蜀军在活动。

由于这里是山谷地形,不好逐渐城堡,所以刘备在山间驻军,宿营时唯有砍伐山木,以树栅进行自卫。一排木栅栏看去,想必蜀军砍伐了不少树木。

栅栏(鹿砦)

陆逊眺望着蜀军连营,他盘算了一阵,便下令让属下率领一支部队去进攻蜀军众多营寨中的其中一座。吴军武将便完全执行了陆逊的命令。

此时,一个蜀军营寨放松了警惕,由于吴军迟迟不战。蜀军似乎忘记了开战初期“攻蜀五屯之战”的失败,以为吴军不堪一击。所以只栅栏那边没多少蜀军防守。

几名蜀军士兵由于是从益州出川来到这里,所以他们开始思乡,甚至在站岗时聊起家常。忽然,聊天人群中一个人倒下,其余人大惊,只见这人是中箭了。

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这几个人纷纷中箭倒地。营寨的负责军官很快察觉这个情况,原来是吴军向他们发起攻击,现在吴军正在放箭!

营寨外吴军向这整座营寨放出密集箭雨,寨内蜀军惊慌失措,纷纷躲避箭镞。不久吴军停止了放箭,蜀军准备恢复秩序准备迎战,却不料吴军这时候已经想办法翻越栅栏杀入寨中!

吴军长达数个月被蜀军谩骂,他们早就受不了这股气,如今终于有机会发泄!吴军阵中传来“杀光蜀狗!”的声音,霎时间血光飞溅,人头滚滚。

不久之后营寨内蜀军全部被吴军歼灭,一个都不剩下。之后吴军一阵狂欢,由于担心其他营寨内蜀军赶来支援,吴军及时撤出了这里。

陆逊随即问了回师的吴军,问他们此次战斗战果。吴军如实相告:敌军被全歼殆尽,我军损失非常微小。

陆逊听后,心想他就随便抽了一座蜀军营寨攻打,没想到蜀军防线如此容易攻破,如果同时像夷道城附近所有的蜀军营寨发动奇袭会如何…对!就是这样,陆逊很快拍定了一个反攻战略。

《三国志·陆逊传》:“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这就是火烧连营之前,吴军对蜀军的一次战术胜利,此战只能算得上一次战斗,但吴军攻击的是一个营寨的蜀军,但它具有不小的战略意义。它是陆逊组织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前奏,是一次试探性进攻。

陆逊目的是观察敌方反应与动向,以便从中找到敌方的破绽而制订有效的破敌方案。果不其然,聪明睿智的陆逊很快确定了火攻连营的军事计划。

第二天,陆逊召唤吴军全体战将,他道:“各位一直埋怨我不肯出兵,今晚我出兵和刘备决一死战!”

两汉三国时期士兵

部将韩当道:“怎么决战,请都督明示!”

陆逊道:“韩当,潘璋两位将军率部队放火,其他将军看见火光后一起出击,今晚我们全歼蜀军,活捉刘备!”

与此同时,蜀军向刘备汇报其中一座营寨被攻破的情况,刘备却若无其事道:“我军四十余座营寨,只被攻破一座营寨罢了。”他只下令加强防守,并再没把此事当回事。

当晚,蜀军联营外数里开外地方,老将韩当骑着马对身后全军将士说道:“我们的口号是是追杀!追杀!再追杀!直到生擒刘备!”

“追杀!追杀!直到生擒刘备!”吴军高喊。

韩当随后下令全部发起进攻!他们一起朝蜀军连营杀去,刘备原本打算利用栅栏来提防吴军强攻,栅栏确实在当时是个很好防护工具,可由于是木材容易起火。却不料被吴军抓住这个机会发起了火攻。

由于刘备也没料到吴军突然会大规模进攻,并未在沿线栅栏设置太多兵力,韩当部队杀死他附近栅栏处少量蜀军,然后他们通过栅栏点火,很快随着火势蔓延,烈焰开始逐步朝蜀军营地内吞噬过去,这一整座蜀军营寨成了火海。

被火攻的蜀军大营

“着火了!着火了!”慌乱的蜀军是士兵高喊。蜀将冯习赶紧前往失火营地内去查看,不久他收到多个报告,不止一处营寨起火,至少有十余处。

冯习非常疑惑,怎么会失火。随即他听见金戈铁马的声音,忽然他只见远处有一支部队向他们开来,这支队伍高举着“孙”字大旗。是吴军!

冯习很快反应过来他们遭遇吴军奇袭了,冯习立刻下令应战。却不料这支吴军部队已经锁定了冯习。吴军部队此次正是奔着消灭冯习而去。

率领这支部队是吴军将领潘璋,他自接受陆逊命令和韩当等人同时攻入蜀军连营后,他在连营内一路烧杀,击杀了不少蜀军士兵。眼下他总算杀到了敌将冯习的营寨。

届时冯习身边队伍因为大火和吴军奇袭混乱成一团,无法整理出一支队伍迎战。而且冯习很快发现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好率领部队硬着头皮迎战潘璋。

经过一番兵戈交战,冯习部队无情地被潘璋粉碎,潘璋彻底摧毁了这座营寨,并且吴军军旗旁高举悬挂着冯习的头颅。

《三国志.潘璋传》记载刘备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

冯习所处营寨只是蜀军连营中的缩影,此刻蜀军四十余座连营皆被火烧或则攻破,蜀军陆战大将张南、陈式、辅匡等人统统在突如其来的战斗中被吴军击杀,包括荆州境内勾结刘备的沙摩柯也被吴军斩首。

而杜路、刘宁这两个蜀将则因见大势已去所以选择向东吴投降。霎时间随刘备参战的将领们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一下子损失大半。

陷入混乱蜀军

当还在本阵中的刘备得知他四十余营皆被吴军攻破消息时候,先是大吃一惊。刘备不愧是老练的政治家,他很快恢复了震惊,在大将傅彤和谋臣马良等人拥护下他急忙撤离宜都城一带。

在冲出已经身陷火海的连营时,刘备瞧见远处吴军正在残杀蜀军,也就是他的士兵。刘备见吴军用刀剑攻击敌军的动作非常熟练,而且战斗比想象中的还凶猛。原来吴军如此强悍,为何之前都不出来跟他决战,难道都是等到今天。

想到这里,刘备狠锤了锤胸口,他中计了!随后刘备继续率领残兵败将逃离现场,此时他虽然被吴军痛击,但是在荆州境内蜀军依然尚未完全瓦解,刘备还打算收集残兵败将回头和吴军决战!

火烧猇亭就是火烧夷陵,也是《三国演义》里东吴火烧刘备七十万大军的原型历史。猇亭火攻后,吴军对溃败的蜀军一路穷追猛打,而蜀军占领的各个关口都被吴军收复。

由于从荆州西返益州的路过于难走,再加上刘备并未甘心罢休,毕竟夺不回荆州他无颜回到益州给他的大臣们交待,何况他对东吴仇恨更加加深,先前不但占了荆州杀了关羽,火烧猇亭还杀了他数万名士兵,冯习、张南等大将统统被杀。

想到这里,刘备在此懊恼,归根到底还是他大意了。届时他询问身边谋臣马良:“除了我先前布置的连营,赶紧把长江以北的黄权那路水军叫来。我要与吴军决一死战!”

届时马良脸色非常难看,他分析他深入夷道和猇亭一带,再加上先前被吴军掐断道路,黄权根本无法支援长江以南的他们。

不久后果然如马良所料,黄权那路水军也出事了。由于猇亭大败,再加上道路被掐断,黄权不但无法救刘备,反而还要被吴军给活活困死。而黄权为了避免这个结局,所幸带领部队投靠北方的魏国。虽然没被消灭,但属于刘备的武装力量也归属敌国所有。

刘备的水军也这么没了

《三国志黄权传》记载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当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当场一口血吐了出来,嘴里道:“东吴的计策真是太卑鄙了。”

马良道:“陛下,这仗我们输了,我们还是返回益州吧。”

刘备只能无奈地同意,于是他率领部队接着向西北方向逃去,尽管路很不好走。

吴军那边,镇守夷道城的孙桓和陆逊会师了。孙桓向陆逊说道:“我算是理解你之前做法了。”

事实上夷陵之战很多人只记得陆逊火烧连营,但却忽视了孙桓在夷道城以绝对劣势兵力挡住刘备大军数个月为全体吴军反攻带来机会。

陆逊却道:“刘备命大,没有烧死在猇亭,此刻我已经下令全体将士追击刘备。”

孙桓道:“我也要率军前去追赶刘备,我打算把这个老赖生擒然后献给吴王。”随即孙桓也加入了追击刘备的行列。

由于深入敌境,没有后援,再加上大军毫无士气,行军效率缓慢。刘备只能率军驻扎在马鞍山(湖北湖北枝城西、长阳南),《三国志》记载“陈兵自绕”。

刘备把大军搬迁到马鞍山上,看似是一个明智决定,是以地理优势来阻击吴军。但实际上这又是一个失策决定,部队驻扎在大山,一旦水源被敌人切断就无法自足。

果然前来追击的吴军将马鞍山重重包围,围了个水泄不通。刘备这下又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此刻刘备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决定率军正面从吴军手里杀出重围。

刘备逃亡路线

刘备发挥出他在以前危难关头时候拿出的勇气,他试图从吴军阵型中找到缺口突破,偌大的吴军阵型总该有个漏洞吧,谁知这次是朱然、朱恒、韩当、潘璋、孙桓等吴军名将都参阵了,所以吴军包围网犹如铜墙铁壁。

刘备无论怎么打,都打不开缺口,犹如一个困在玻璃瓶的蚊子,在里面乱撞。非但没能突围,反而则损了不少兵马。

《三国志·陆逊传》载,“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刘备)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到了此刻刘备才认命这一仗是他输了,眼下突围困难,刘备只好做出一个决定——解散大部分,他们分批从吴军那里突围,这也意味着刘备要将他手里大军彻底葬身于此。但刘备为了保全自己性命只能这么做了。

趁着一天黑夜,刘备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率领一支少量部队开始下山出逃。在大将傅彤和马良等人掩护下刘备开始了惊险的逃亡之路。

刘备刚刚离开马鞍山抵达涿乡后不久,就被韩当和朱然的部队给追击,蜀军再次被打个措手不及,大批士兵和武官战死,马良也失踪于战场,没有找到尸体可以确定遇难了。

顺便说下,刘备决定出逃时,有人建议他从水路逃回益州,这样速度更快。因为水路远比山路畅通,但刘备却依然选择山路,不得不说刘备这个决定是对的,毕竟东吴的水军更为强悍,连魏国都在水战上屡次吃了东吴亏。

果然一个叫程畿的蜀军将领选择坐船逃跑,但不久就被吴军追上,结果程畿部队被东吴水军打得全军覆没,程畿本人也在战斗中身亡。

而败北的刘备依然在逃跑,在路上他看见长江里遍布自己军队的尸体,还有盔甲以及各种装备。蜀军的鲜血已经染红了长江,这些都是他的兵,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兵,有来自荆州的也有来自益州的,跟随自己征战多年今日就葬身于此,死时尸体就这么漂在江面上。

蜀军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看到这一幕,骑在马上的刘备情绪激动,瞬间再次吐血。险些跌下马来,刘备再也没往长江看去。

《三国志》描绘夷陵之战蜀军说是“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尤其是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这句,可见刘备输得不是一般惨,三国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很少有这种程度的败仗。

刘备一路狂奔到秭归城,这里就是一年前蜀军初入东吴治下荆州境内夺下的第一块地方。刘备在这里聚集残兵准备从秭归返回白帝城,逃回蜀国境内。

吴军仍然对刘备紧追不舍,孙桓精准判断出未来刘备逃亡路线,于是他率领骑兵埋伏在秭归通往白帝城必经之路上。要知道吴国骑兵数量不多,孙桓出动骑可谓铁了心要捉拿刘备。

刘备在大将傅彤少数兵马掩护下从秭归继续出逃,果然孙桓在刘备必经之路上杀出。

孙桓麾下的千余名铁骑健儿,人人高举火把,催马疾驰,火光在江面上映成一条赤练,煞是好看。

孙桓喝道:“刘备,哪里跑!”

刘备很少再这么被人追赶,而且届时他年龄非常大了,逃跑时有些心有力余不足,但他仍然拼了命再跑。眼见后面火光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刘备。

这时候傅彤对刘备说道:“陛下,你先走,这里交给我殿后。”

刘备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向前奔去。傅彤和部分士兵停下脚步,他们连忙将藤甲之类的易燃军用器具,堆积在山道最为狭窄险隘之处,然后纵火焚烧。

大火一度挡住孙桓追兵去路,但挡得了一时但挡不了一世。很快孙桓部队穿过大火,傅彤只能带领少量步卒抵挡吴军,可这支小股部队哪里是吴军对手。很快就被杀得只剩下傅彤一个人。

孙桓劝傅彤投降,傅彤不但不投降还破口大骂吴军,孙桓只能下令将其击杀。

此即著名的秭归上道之战。上変道在石门滩一带,位于今湖北省秭归县和巴东县之间的长江北岸。道元《水经注》卷记载:“江水又东迳石门滩,滩北岸有上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逸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孙桓为逊前駆,奋不顾命,斩上夔道,截其要径。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

这次逃亡经历后,刘备本人也说:“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意思就是孙桓那个当年他去京口拜会孙权时见到的小孩子,如今却差点把他活捉了,一度逼入绝境。

年六月下旬,蜀汉皇帝刘备,狼狈逃回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史书形容刘备“仅以身免”,寓意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回来,虽然说法夸大其词,还有少数将领随他成功逃回蜀地,比如吴班,向宠。但大多数将领和军队都陨灭了。

《三国志》记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在武昌的孙权得知西线获得全胜,刘备元气大伤,心里悬了许久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他立即赶往上游的江陵,犒赏全军将士。此役的首席功臣陆逊,荣升辅国将军,兼荆州牧,封江陵县侯,从此成为镇守荆州上游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下将士,亦一一论功行赏。

刘备虽然逃到白帝城,但不代表安全,因为届时他就是光杆司令,白帝城也没守军。而且吴军吴军部队跟踪而至,前锋李异、刘阿二将,已经抵达白帝城附近对岸的南山。

白帝城

刘备在白帝城岛上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吴军大营,白帝城,昔日割据蜀地的历史人物公孙述建造都城,最后公孙苏落个兵败人亡现场,看来此刻要步公孙述后尘了吗。

就在刘备到极度恐慌之际,但有两员蜀将领兵前来救驾,刘备才算转危为安。这两员将军,其一即是镇守江州的赵云,另一位则是镇守巴西郡的马忠。二将都是听到夷陵大败的消息后,各领五千人马赶来救援的。

白帝城

刘备心里总算踏实了些,但依然放心不下。当年7月间,从外面传来消息,说是吴军主帅陆逊仍然屯兵于三峡东口,大有乘胜继续攻打白帝城的意思。

在无可奈何之中,刘备只好放下面子,也不再计较关羽被杀,荆州丢失等事情,他给孙权写了一封请求和好的书信。这封信送到江东后,孙权见刘备还在信中口口声声自称“皇帝”,觉得有些可笑。恰好当时孙权和曹丕关系已经略微有些微妙了,所以孙权根本没有搭理刘备。

至于吴军这边,徐盛、潘璋、宋谦等人由于在夷陵之战打上头了,他们认为可以继续乘势攻打白帝城,活捉刘备。这时候孙权也犯选择困难症了,本来之前就有多次计划攻打蜀地,适才夷陵刚刚歼灭蜀军精锐,蜀国元气大伤,此次攻打看似是好机会。

但孙权又考虑到另外因素,攻打蜀地绝非容易事情,至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再加上北方曹丕威胁甚大,最近曹丕开始逐步怀疑他的“忠诚”了,也就是对魏国臣服的戏快演不下去了,一旦攻打刘备,获利最大的必是曹丕。

孙权于是询问了陆逊、朱然、骆统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曹丕一直对东吴图谋不轨,眼下刘备大军被歼灭,蜀国不足为惧,应当策略转变对付曹丕为主。

孙权经过判断,他决定撤出对付蜀国的兵力,转而重点对付北方。没多久,果然曹丕南下入侵了,不过这是后话。这件事再次印证孙权战略眼光非常厉害。

年9月因为为了对抗曹丕,孙权才同意刘备的求和。就这样吴蜀两国正式停战,夷陵之战到这里真正结束,以东吴完胜,巩固了荆州,刘备惨败,蜀国元气大伤而告终。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活捉,那他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战斗中被俘虏的皇帝,不然刘备又创下一个“记录”。

回到白帝城的刘备身体状况愈发恶劣,最终病倒了。皆是因为逃亡路上颠簸,外加事业受挫而气病。

夷陵之战中吴蜀双方直接参战将领,有姓名可考者共计三十ニ.人。其中东吴13人,无一折损;蜀国20人其中战死7人,投降东吴2二人,投降曹魏2魏二人,3人失踪,只有6个蜀将幸存下来。

正是因为蜀国输得这斑惨,后面蜀国官员廖立认为刘备就不应该跟吴国争哪个荆州,不但损失了不少人而且没有活得一点利益。

《三国志.廖立传》记载:“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

“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关于夷陵之战吴国为什么会赢,蜀国会亏输得这么惨,下期文章再做深入分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