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9月21日大桥边6

2023/10/16 来源:不详

重点推荐

宜昌这些公交站点全部取消!

宜昌这些人又要涨工资了

9月7日上午,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城区举行,会上发布本次丰收节湖北主会场设在宜昌市宜都国家柑橘农业公园青林古镇,时间为9月21日。

△新闻发布会现场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长华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洪福

宜昌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京

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泽刚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珊珊

出席领导

记者景卫东/摄

活动分为“1+6+4”

“1”即开幕式+文艺演出。

“6”即农民趣味运动会、第五届三峡橘醋文化节暨中国柑橘产业高峰论坛、橘颂乡潮音乐节、宜昌乡村振兴成果展、宜昌农特优产品展暨商超电商平台对接会、农耕文化体验展等线下子活动。

“4”即乡村振兴线上分享会、直播带货助农、全媒体一线看丰收、新农村网红打卡点挑战赛等线上主题活动。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以来,宜昌已连续2年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以此致敬全市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和突出贡献。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这是对宜昌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宜昌为此次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进行了认真筹备。

01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橘园大道建设,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柑橘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办会需求。

02

评选百佳农民

通过严格推荐、选拔、评比,评选出宜昌市年“百佳农民”,将在活动当天进行通报表扬。

03

优选文艺节目

组织文艺工作者定制农人、农事、农情、农文特色表演节目,目前已初审筛选7个节目。

04

突出现场体验

精心设计农耕文化体验展,重点打造地域农特优产品景区,特色农耕工具展区,设置非遗技艺等农耕文化场景体验,营造农文旅氛围。

05

推动线上同步

已于9月1日启动“我为家乡代言·新农村网红打卡点挑战赛”,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拍摄展现宜昌农村新风貌、农民新面貌、乡村新气象的抖音小视频参加征集评比活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作为全国产粮大省,今年粮食生产形势怎么样?能否为全国保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长华: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总产已连续7年稳定在亿斤以上。受新冠肺炎疫情与超长梅雨季罕见洪涝灾害叠加影响,今年我省粮食和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夏粮实现丰收,早稻生产好于预期,秋粮面积增加、长势较好,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总体上看,我省稳定粮食生产的决心没有变、粮食丰产丰收的态势没有变、粮食主产省的地位也不会变。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保粮食安全大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战疫情保面积。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春季农业生产按下“启动键”“快进键”。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疫情防控、农资调运、春耕春播三线连续作战,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指导服务,以最大力度抓物资到位、面积落实。据农情调度,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可保持在万亩左右,预计总量保持去年水平。

二是抗洪涝稳产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分作物发布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及时成立专家指导组,及时到灾区开展技术指导,及时调度种子、化肥、农机具,及时抢收、抢种、抢管。全省共调度救灾种子万斤,安排救灾资金1亿元,做到了适宜改种补种的因灾绝收田块应种尽种。

三是强基础促生产。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粮食产能基础逐步打牢;深入实施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推广了一批绿色化、轻简化、全程机械化等生产技术模式,科技兴粮效果显著。

图为宜昌市首届农民丰收节

这次农民丰收节活动对助力宜昌特色农业发展有些什么意义和作用?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洪福:宜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农业资源尤为丰富。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坚持特色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着力加快结构调整、基地改造、加工改进和营销创新,大力培育创建名优品牌,全市形成了以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粮油为主导的六大特色产业,产业规模化、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特色产业已成为宜昌农业的靓丽名片。

宜昌是全国、全省特色产业生产大市,柑橘生产规模全省第一,是全国市州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和橘瓣罐头加工基地,“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三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晓曦红”、“土老憨”、“屈姑”等多个品牌农产品多次获得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和农业农村部、湖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并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宜昌是农业部规划的“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以“宜昌宜红”、“采花毛尖”、“萧氏茶叶”、“长盛川青砖茶”为代表的宜昌茶叶俏销武汉、北京和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以“清平猪”、“双莲鸡”、“宜昌白山羊”为代表的畜禽产品和以火烧坪高山蔬菜为代表的特色优质蔬菜畅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并成功进入东南亚、日本、欧盟市场;稻花香、枝江大曲、土老憨酱醋、瓦仓大米、土蜂蜜、特色酱菜等一大批食品享誉全球。

当前,宜昌市正在抓紧建设湖北三峡蜜橘产业集群,打造“宜昌毛尖”区域公用品牌。年农民丰收节湖北省主会场走进宜昌,将是宜昌农业农村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有利于促进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资宜昌三农领域,为宜昌农业农村发展增添动能,加快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将精心筹备,举办好本次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向外界展示好宜昌“三农”工作的全新风貌。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宜昌下一步如何将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洪福: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不折不扣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脱贫成果的更可持续、更有效巩固。一是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不搞政策“急刹车”,有效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政策对接,在巩固脱贫成果的过渡期内实现政策体系平稳转型。二是夯实产业振兴这个基础,着眼长远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路子,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抓好人才振兴这个关键,着力补上乡村人才短板,推动人才下乡和乡材乡选乡用。四是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将扶志扶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群众真正从“帮我脱贫”转变为“我要振兴”,实现既富口袋、富脑袋,更能实现富万代。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今年又是柑橘生产大年,产量大丰收,宜昌农业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柑橘等农产品的销售?

宜昌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京:今年我市柑橘再获丰收,茶叶、蔬菜生产也是稳定增长,为切实降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我们将在充分总结上半年抓茶叶促销和蔬菜保供取得良好成效的经验上,进一步细化措施,抓好以柑橘为主的农产品销售。

一是立足“三早”打好主动仗。立足早研判、早谋划、早行动,健全完善市县柑橘销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柑橘销售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判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研究柑橘销售工作措施,发布柑橘产销信息,协调解决柑橘销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积极对接销售市场。一方面是把客商“请进来”。市政府计划在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柑橘产销对接活动,邀请外地客商来宜对接洽谈和实地考察。另一方面要推动宜昌柑橘“走出去”。首先是全力稳定老市场。组建市柑橘销售专班,9月下旬前,赴主销区开展对接活动。其次是积极发掘新市场。组织重点柑橘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同时鼓励企业对接抖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加大线上销售力度。第三是争取“政策市场”。抓住对口支援、消费扶贫、平台,工会福利采购等政策机遇,扩大销售。

三是利用现有冷链资源实现错峰销售。全市现有冷藏、通风、气调等各类贮藏库个,约可贮藏43万吨柑橘。我们将以完熟采收、顺价销售为前提,根据销售市场变化,充分利用全市冷链资源实现错峰销售。

四是发展柑橘精深加工促进鲜果销售。进一步支持鼓励柑橘深加工企业扩大产能,优先收购本地鲜果,同时督促各柑橘主产县市区加强农产品质量等农残管控,提升原料合格率。

五是继续强化柑橘销售政策扶持。抢抓中央、省关于疫后重振的一系列政策机遇,全面落实支持农业企业、柑橘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整合柑橘销售奖励、公用品牌培育和农产品市场开发资金,用于支持柑橘销售。鼓励各大银行创新推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推动落实“柑橘贷”。

同时,全面、积极开拓茶叶、蔬菜、水产品、畜产品市场,确保农产品顺利销售。

宜都作为此次农民丰收节活动具体承办单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活动安全有序开展?这次是农民的节日,您们是怎么做到让农民广泛参与的?

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泽刚: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宜都就统筹推进丰收节活动和针对性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行了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

一是分散活动降低风险。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为了让农民朋友更好的庆祝丰收成果、享受节日快乐,在活动筹备中,考虑到既要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进来,又要严控参加活动的人数,采取分散活动来降低风险,在三个乡镇设置了四个会场,即:“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每个会场都以“就近”的原则组织农民参加,还安排了一场“和谐新农村、美丽新生活”农民趣味运动会。

二是创新方式共庆丰收。开展“诸事都宜、我为家乡代言”新农村网红打卡点挑战赛、“诸事都宜、小乡大爱”全媒达人看丰收等线上分享活动,让更多农民、更多朋友参与活动,共享丰收的喜悦。

三是细化措施严格防控。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拟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从嘉宾邀请、报道接待、餐饮住宿到会场布置等每一环节,明确疫情防控责任单位、责任人,各会场都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方案,把好入口、住宿、会场等重点环节,确保闭环管理、无缝衔接。嘉宾邀请重点以本省为主,避开高、中风险期,应邀嘉宾需提供十四日内的行动轨迹;住宿接待提前做好通风消杀工作,落实好常态化的登记测温、自助餐等防控措施。

宜都是全省最早的低风险区,2月5日实现零新增,已经连续多天无新发疫情,未发生境外输入疫情,市疾控中心对全市海鲜、冷冻和肉类产品和食品、环境及从业人员进行了日常核酸采样监测,所采样品均为阴性,疫情形势整体可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