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点为什么是她
2023/6/23 来源:不详
以下文章来源于白龙岗纪事,作者白龙岗纪事
白龙岗纪事.
白龙岗纪事,宜昌人第一信息管家,了解宜昌的首选权威平台。
“99年前,顺时代之变,应发展之需,中华医学会在安徽安庆创办医药技士专门学校,开启了三峡大学医学教育的办学历史”。
年11月18日,在三峡大学办学年暨本科教育45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开宗明义,深情追溯了三峡大学最初的办学源点。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
百年求索正芳华。
三峡大学为什么把办学源点定在安徽安庆的医药技士专门学校(简称博医技专),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渊源?今天,白龙岗纪事带你了解三峡大学峥嵘百年,首先从医药技士专门学校说起。
一
—年间,一位已在中国工作多年的英国医学士、传教医生乔治哈登(中文名韩永禄),从实际工作中看出中国“极度缺乏各医院工作人员,致使传教医生束手无策”。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建议兴办一所学校,“以研究并医院存在的问题,且训练一批亟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年,他以《医院辅助人员》为题,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设想,建议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各教会合作并主办这所学校。
在之后两年中,关于设立学校的磋商一直都在进行中,当时建议校址设在武汉,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确定下来。
直到年,中华医学会传教部决定采纳哈登的建议创立一所学校,校名定为“中国博医会创立医药技士专门学校”(简称博医技专)。校址设在安医院,医院。任命乔治哈登为首任指导(校长),并于次年正式开学。
-年的三年间,博医技专在乔治哈登的主持下开始了训练工作,先后有全国21医院选送了22名学生到校学习,设置化验科和药剂科,学制半年。风云突变,年,北伐战争爆发,博医技专第一次停办。
▲博医技专老校舍
二
年,中华医学会在上海再次召开会议,会议商讨了恢复博医技专的问题。鉴于汉口地理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决定博医技专由安庆迁至汉口。
年8月,管理委员会(董事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定了委员会成员,并确认了对哈登担任指导的任命。同年9月,招收了化验和调剂等专业共20名学生,正式开学。
年,日寇入侵武汉,博医技专不得不第二次暂停办学。
年10月,两个班西迁重庆,医院继续办学。
抗战胜利后的年,在重庆的博医技专返回汉口,以较快的速度恢复并扩大,成立了理疗和医疗器械两个新部门,专业增加到四个;准备训练麻醉师和X光技术人员,平均每年训练学生由20人增加到40人,学校坚持办学直至解放。
年5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汉口博医卫生技术学校”。
年10月1日起,学校直属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定名为“汉口博医卫生技术专门学校”。此后,学校先后经过合并,改称为汉口博医卫生技术学校、中南卫生专科学校、湖北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等。
年,湖北省卫生厅开办湖北省公医专科学校,学校也先后改称为武昌医士学校、湖北省医学专科学校。
年9月8日,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宜昌医学专科学校。
同年12月,湖北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与湖北省医学专科学校合并,定名为武昌医学专科学校。
年11月,武昌医学专科学校迁至宜昌,与宜昌医学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宜昌医学专科学校。
年6月,学校由国家教委定名为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从博医技专到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经数十载,几经更迭的多所学校的,最终“兼容并包”,形成了后来大多数宜昌人都熟知的“宜昌医专”,而“宜昌医专”又成为组建三峡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
追溯办学源头,校园变迁和学科发展的继承关系,是一所大学沿革一脉相承、办学一以贯之的不争之证。
百年办学史尽管纷繁复杂,抽丝拨茧,仍能找到来时路,从而确定三峡大学最早办学源头。
三
回顾三峡大学百年办学史,流淌着不少在全国、全省都有影响高等院校的“血液”。
除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史上至少还有5所高等院校是三峡大学的根脉。他们分别是:
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师专)
宜昌职业大学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
湖北三峡学院
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师专)前身是年9月成立的宜都师范学校。年3月,迁至宜昌办学。年4月,更名为湖北省立宜昌师范学校。年8月,改办为宜昌师范专科学校。年11月,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宜昌分院。年4月,更名为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宜昌职业大学前身是年9月成立的宜昌市高等工业专科班(简称“高工班”)。年5月,湖北省政府批准以“高工班”为基础,成立宜昌职业大学。年5月,更名为宜昌大学。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成立于年4月,学院以葛洲坝工程局工人大学为基础,建校初期学校党政关系由葛洲坝工程局代管。年9月,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6月,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合并,湖北三峡学院正式成立。
年5月25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成三峡大学。
百年芳华,沐雨栉风
几经更迭,遂立其名
薪火相承,思源致远
回顾三峡大学百年办学史,一路上“合并”变强,学校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医学、教育、水利、电力、化工、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时代先锋和行业模范。
一代代三峡大学人,走过的百年“求索”之路,是三峡大学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的记录,更是三峡大学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奋进的力量源泉。
原标题:《源点为什么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