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大事燕矶长江大桥开工宜都长江公路大

2023/5/19 来源:不详

01

燕矶长江大桥开工

10月18日10时18分,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试桩开钻,标志着大桥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燕矶长江大桥地处黄冈和鄂州交界处,北岸为黄冈市黄州区,南岸为鄂州市燕矶镇。据悉,这座大桥是湖北省推动新一轮过江通道建设的第一座开工的长江桥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61亿元,建设工期四年半。

大桥设计为双层过江桥梁,主桥采用主跨米双层悬索桥一跨过江。上层高速公路起于黄冈大广高速,由北向南沿巴河右岸前行,设陶店互通、江北互通,在黄州六福湾处跨长江至鄂州市燕矶镇,接武鄂高速公路,全长26.12公里,采用设计速度公里/小时、路基宽33.5米的双向六车道标准。下层为城市快速路,起于黄冈江北一级公路,设黄州互通,沿巴河快速路,在黄州大道设上下桥匝道,过江后跨鄂东大道、吴楚大道,接鄂州规划的城市快速路,全长9.22公里,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5.5米的双向四车道标准。

燕矶长江大桥的建设有助于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对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发挥核心物流枢纽综合效益,打造临空经济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武鄂黄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长江日报)

02

宜都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在即

10月16日,宜都长江公路大桥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大桥全面建成,通车在即。本次交通安全设施专项验收会在宜都市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宜都长江公路大桥项目交工验收范围内的桥梁、路基、路面、交安等工程均全部完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工程质量合格,同意通过交工验收。

宜都长江公路大桥是呼和浩特至北海国家高速公路(G59)在宜昌市境内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项目起于宜昌高新区白洋镇,对接宜张高速公路当阳至枝江段,止于宜都市枝城镇全心畈村,与宜张高速宜都至五峰段对接,设宜都南枢纽互通与岳宜高速公路交叉,全长15.公里,概算投资37.73亿元。全线采用设计速度公里/小时的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宜都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后,已建成的呼北高速相关路段将全面贯通,将成为鄂西北与湘西地区之间的省际快速通道,对完善湖北省过江通道和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湖北广电)

03

洛溪大桥新旧两桥即将“连体”

广州洛溪大桥拓宽工程于年6月启动,历时两年,拓宽的桥面即将合龙。工程计划在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届时新旧两桥将“连体”。

10月13日,洛溪大桥扩建工程左幅(东侧)桥面主梁已吊装完成,首先合龙。右幅(西侧)也将在几天后实现合龙。目前,桥面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

洛溪大桥拓宽工程在旧桥的基础上,在两侧各新建一座3车道斜拉新桥,将原本的双向4车道拓宽至双向10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原洛溪桥设计时速为50公里/小时),路线全长2.08公里,缓解现有洛溪大桥在南北通道上的交通瓶颈。目前,洛溪大桥新桥的4个主塔已顺利封顶,正在进行主桥钢叠合梁及斜拉索安装。引桥部分正进行预制梁架设及钢箱梁安装,同步开展桥面整体化层施工。新桥预计10月中下旬主桥合龙,年底新桥通车。(来源:金羊网)

04

怒江福贡木尼玛大桥顺利合龙

10月18日,福贡县木尼玛大桥顺利合龙,较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

木尼玛大桥位于福贡县上帕镇腊乌村,全长米,一头连接怒江美丽公路,另一头连接福贡县城1.3万余人的移民搬迁安置点。

据了解,木尼玛大桥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通车。届时,福贡县城将形成环路,方便两岸群众通行,对促进两岸村寨经济发展、拓展福贡县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来源:光明网)

05

全国首例上下层超近接重叠隧道顺利贯通

10月16日11时58分,随着一声炮响,重庆东环线鸡公咀上层隧道顺利贯通。因为该隧道下层已于去年9月贯通,本次上层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全国首例上下层超近接重叠隧道正式全部顺利贯通。

鸡公咀隧道为国内首例上下层超近接重叠铁路隧道,下层隧道为东环正线双线隧道,全长.75m。上层为预留高铁隧道,拱顶最大埋深26m,全长m。上下层最小净岩层距离仅为1.7米,最大为3.7m;从上层隧道出口段至进口方向,前米完全重叠,后80米逐渐分行,中线最大偏距为8.5m。全隧除下层隧道含75m的Ⅳ级围岩外,其余均为Ⅴ级围岩(占比91.2%)。地质条件复杂,具有浅埋、偏压、低瓦斯、超近接的特点。采用先下层后上层施工顺序,施工组织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验收标准高,工期压力紧。

项目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分别围绕超近接上下层重叠隧道机械开挖施工技术、超近接上下层重叠隧道监测技术、超近接上下重叠BIM技术应用研究、超近接上下层重叠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和超近接上下层重叠隧道特色工装配套研究等一系列课题进行科技攻关。

据悉,这种上下层长距离完全重叠的隧道建设在我国铁路隧道史上必将越来越多,鸡公咀隧道作为全国首例上下层超近接重叠隧道,其贯通标志着我国隧道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相关施工技术研究和施工设备配套研究的填补了空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来源:工人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