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纪委监委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

2023/1/23 来源:不详

青少年患白癫疯 http://pf.39.net/bdfyy/bdflx/221206/12594238.html

12月13日上午,“解读中国共产党宜昌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精神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王平昌宜昌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李湘辉宜昌市纪委常委

张崧宜昌市纪委常委

●主持人

陈珊珊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宜昌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平昌

12月5日至9日

召开的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

审查、批准了六届市纪委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认真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

忠诚履行职责,持续正风肃纪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

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市州前列

跟小布一起详细了解

五年来,持续加强政治监督,确保“两个维护”落地落实。聚焦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长江大保护、风险防范化解、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换届纪律风气等方面,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强力开展跟进监督,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五年来,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件,处分人,移送检察机关人,同比分别增加93.2%、.4%、31.2%,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42亿元。在强大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人主动投案、人主动交代问题。扫黑除恶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获评全省先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监督执纪工作得到中央第十督导组充分肯定。积极推进以案促改,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份,督促有关地方和单位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协助市委深入推进清廉宜昌建设,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场次,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清廉之风。五年来,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助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举办作风建设电视问政,围绕市委“冲刺五千亿”工作部署开展跟进监督,督促整改问题个。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对反映1.1万名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予以了结,为7.2万人(次)出具不影响提拔任用、评先表优的廉政意见。在全省率先制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施办法,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名干部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10人,让干事创业者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五年来,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纠治“四风”。紧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肃查处人。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处分人。定期开展“四风”形势研判分析,督促相关部门分类制定18条正面清单和66条负面清单。年以来我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效评价稳居全省前三。五年来,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连续五年运用大数据监督检查惠民政策落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大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严肃查处人。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物业管理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等9个方面专项整治。组织巡回下沉遍访,开展村(社区)“小微权力”监督试点。五年来,持续深化政治巡察,充分发挥利剑作用。六届市委开展了10轮常规巡察、6个重点领域专项巡察,实现任期内巡察全覆盖。发现面上问题个,整改完成率96.5%,移送问题线索条,追责问责人,促进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项。不断强化巡察机构队伍建设,巡察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五年来,扎紧织密日常监督网,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抓“关键少数”,对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市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警示提醒,在宜都市、夷陵区探索同级监督试点。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监督执纪不断向管住“绝大多数”拓展。创新“室组地”联动机制,加强与审计、财政、公安等部门协作,有效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五年来,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着力锻造纪检监察铁军。持之以恒加强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从严自我监督约束,涌现出以“宜昌楷模”裴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44名个人、14个集体受到省级以上表彰。今后五年是宜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宜昌市纪委监委将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宜昌高质量发展贡献纪检监察力量重点做到“八个着力”1

着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

高标准完成全省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试点工作任务,推动各地各单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2

着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强监督、促执行,治作风、优环境。健全容错纠错、精准问责、澄清正名、教育帮扶“四个机制”,使纪检监察机关更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保健医生”。

3

着力深化“三不”一体推进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牢固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实事求是,将“四种形态”落实到执纪执法全过程,做到宽严相济、不枉不纵。加强以案促改促治,强化廉政教育,弘扬廉洁文化。

4

着力纠“四风”树新风

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刻防范。针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治理。

5

着力推进清廉宜昌建设

围绕“好正实优”目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各牵头单位执行责任,抓好“筑堡”引领,确保清廉宜昌建设“1+7”工作布局落细落实。

6

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持续纠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常态化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强化过渡期专项监督,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村(社区)“三资”提级监督,推动基层权力运行更加透明。

7

着力增强监督治理效能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发挥系统优势,形成联动合力。深化政治巡察,实现一届任期内高质量巡察全覆盖。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协调协同,推动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更好衔接起来。

8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

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加大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把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模范的政治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看看现场解答

中新社记者: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政治监督,服务保障冲刺五千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宜昌市纪委常委张崧

答:今年6月27日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冲刺五千亿”目标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政治监督职责定位,将纪检监察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强监督、促强作为,为全市上下努力实现“冲刺五千亿”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主要做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建立“1+2+5+N”跟进监督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围绕市委“冲刺五千亿”目标,成立1个工作专班,组建2个专题调研组和5个联合督导组,整合两办督查、发改、统计等部门力量,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行业监督、职能监督聚合效应,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督导;各县市区纪委监委把监督融入服务,让监督跟着项目走,主动下沉一线开展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监督,全力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是强化联动联处,延伸监督触角。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平台、政务服务投诉平台、市信访投诉平台等市级6大投诉受理平台有机整合,畅通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反映渠道,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纪检部门全程掌握,累计收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各类求助、投诉件,督促办结件,全力打通政务服务中的痛点堵点。

三是突出四大监督重点,压紧压实责任。紧盯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重点任务,督促牵头单位、职能部门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持续跟踪督办,压紧压实责任。通过工作约谈、调研督导、走访座谈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查找短板不足,分类制定措施并及时整改,推动各责任主体担当履职。

四是开展三项监督检查,提升监督质效。开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专项监督,县市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跟进监督1个以上重大项目,及时疏通职能部门服务企业“中梗阻”问题,确保项目按时保质推进。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面对面”倾听市场主体“心声”,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检查,紧盯“不落实的事”和“不落实的人”,“背对背”开展暗访,拍摄营商环境问题专题暗访片,推动“清减降”、中小微企业降成本“20条”等惠企利民政策落实,督促有关部门为市场主体减免各类收费2亿元。

五是划清两类政商交往底线,激励担当作为。协助市委进一步修订完善《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明确党政干部在政商交往中的5项正面清单和7项负面清单,划定企业廉洁经营7条红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及时澄清正名,让广大党员干部解放“干事创业的手脚”,凝神聚力谋发展。

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持续用力,切实履行好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既锚定各地各部门“决战四季度冲刺五千亿”的近期目标,加强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高质高效服务保障“冲刺五千亿”目标落地成效。同时,又站高谋远,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强产兴城、能级跨越”以及“六城五中心”的宏伟蓝图,找准结合点,找到切入点,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监督效能,更加突出贯通融合,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为蓝图成为现实提供更加坚强的纪律保障。

三峡日报记者:宜昌作为全省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试点单位,有哪些具体举措?

宜昌市纪委常委张崧继续作答: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是《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作出的制度安排,是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以及建设“好正实优”清廉湖北的重要举措。今年11月省纪委监委决定在全省9个地方和单位先行启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试点工作,其中,宜昌市作为2家试点市州之一,集中试点时间从今年11月至明年6月。接到任务后,市纪委监委及时向市委进行了汇报,并组建了工作专班,拟定了试点方案、指标体系,明确了任务书、责任人和路线图,试点工作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探索:

一是优化总体设计。制定出台我市《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办法》以及《政治生态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等规范,从制度上搭建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四梁八柱”,明确全市政治生态怎么看、怎么干、怎么评,实现分析研判具体化、政治监督日常化。

二是采集分析数据。试点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赋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全面、及时采集汇总各职能部门数据信息和纪检监察机关廉情信息,认真组织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和试点地区和单位试填省纪委监委制定的监督工作纪实表单,试运行全省监督执纪执法平台,探索依托信息化、大数据研判分析政治生态。

三是开展分析研判。通过信息归集、自我评价、调研监督、社会评价、综合研判“五步走”模式,以客观数据加“活的情况”为支撑,采取点和面结合、定性和定量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民主测评和走访调查结合等方式,在市委领导下,由市纪委监委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对试点地方和单位政治生态状况作出系统、立体、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形成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四是加强结果运用。探索发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预警、纠偏、修复的作用。针对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中梳理汇总的问题,通过一定形式向被研判地方或单位进行反馈,督促整改,并实时跟进监督,推动被研判地方或部门(单位)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并将研判成果作为市委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和推进各地各部门政治生态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试点已写入市七次党代会报告,市纪委监委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以思想破冰为统领,既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又精心谋划、精细施工,紧盯各项试点任务,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找到答案和路径,确保全市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由“试点”走向“示范”,由“先行”变成“先进”,为全省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提供宜昌方案和宜昌范例。

荆楚网记者: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为干部澄清正名,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宜昌市纪委常委李湘辉

答: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入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积极保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自年以来,全市共为名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10人,下发通报15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制度先导,健全澄清正名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由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分管副书记督办指导、信访举报部门牵头负责、承办部门具体落实及案件审理、宣传等部门协同配合的澄清正名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的实施办法(试行)》,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细化完善,确保澄清正名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督办指导机制,将澄清正名工作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体系。二、做实关键环节,推进澄清正名工作规范化。坚持集体研判,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对查否了结件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拟予澄清信访件,由各承办部门提出澄清工作建议方案。坚持“凡澄必审”,将澄清工作建议方案层报委主要领导审核后,精心筛选典型案例,由相关部室联合把关,最终确定典型案例予以集中公开澄清。主动协调受到不实举报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共同实施澄清工作;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社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