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氢能政策利好不断相关产业链企业将受益

2022/12/19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李万晨曦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全球迎来氢能发展热潮。近日,北京、上海申报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获五部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准,氢能产业再次鸣响“发令枪”。

在此背景下,湖北省作为工业大省和能源大省,高度重视氢能及相关产业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制氢、储氢技术商业化应用

氢能产业的上游是氢气的制备,主要技术方式有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电解水和光解水,化工企业在制氢方面有优势。

湖北民爆龙头企业凯龙股份主营业务包括民爆器材、复合肥以及矿石等。公司合成氨是凯龙股份主要原材料之一,生产的工业炸药主要原材料为硝酸铵,硝酸铵的生产工艺为煤制氢——合成氨——硝酸铵,制氢领域是其强项,近年来将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年,凯龙股份就开始了氢能源产业布局,年投资2.1亿元与君丰公司等合伙设立深圳市君丰华盛投资合伙企业,对武汉资环工研院进行投资。

格罗夫氢能汽车是资环工研院投资的重点项目,今年4月,拟投资88.6亿元的格罗夫氢能产业生态园项目落户湖北黄冈,项目由“一院五项目”组成,将构建氢能生态产业链。目前,辆氢能专用车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整车生产企业资质,具备了批量投产条件,同时一座加氢站也具备了试投运的条件。

凯龙股份今年8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格罗夫目前已有三款氢能专用车上市,今年下半年还将通过资质合作上市两款氢能商用车,一款轻卡和一款重卡。

据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义国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的专利技术公开量连续多个月在全球氢能产业领域排名领先,尤其在全球氢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已有代际领先优势。

氢能的中游是氢气的储运环节,主要技术方式包括低温液态、高压气态和固体材料储氢。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湖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武汉市年出台实施《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培育5至10家制氢(氢源)、氢储运重点企业,建成15座以上加氢站,打造沿三环线、四环线加氢走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规模不低于辆,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的企业,目前,公司成功完成液态有机储氢技术产业化中试实验,联合开发成功全球首台常温常压液态有机供氢的燃料电池客车工程样车“泰歌号”,燃料电池中型客车“星锐号”,升级版氢油燃料电池大巴“氢扬号”、燃料电池物流车“新氢卡”。公司氢油加注站、脱氢装置、催化剂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目前已在武汉、宜昌、北京等地投入试点项目,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氢能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氢阳的路径是LOHC技术,即采用液态有机储存载体(储油)实现氢在常温常压下安全高效的储存和运输。目前氢阳在北京房山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园区开展‘超高温垃圾气化制氢油及氢能产业示范’项目建设,通过超高温完全无害化日处理20吨垃圾,并直接利用LOHC技术将储油加氢制取氢油利用,为氢阳展示未来氢能社会如何利用氢能技术将城市垃圾变废为宝,实现氢能与电力的转换,为氢燃料电池大巴及住宅提供能源供应,全方位展示了从氢的制备到氢的应用等氢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氢阳能源副总裁夏智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夏智勇进一步表示,LOHC技术的商业化必须要有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公司在湖北宜都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年产1万吨储油规模化生产厂区建设,同步推进年产1万吨氢油、年产1千吨加脱氢催化剂、年产套供氢系统的厂区建设。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为核心,包括储油、加/脱氢催化剂、氢油、常温常压加氢站、储/供氢系统、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等在内的纵向一体化产品与服务体系。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源是最佳的绿色能源,发展前景无限。目前,‘制氢环节’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卡脖子’问题出现在了中游环节的‘储氢、运氢’上,加氢站和下游的应用端体量小和数量少,匹配不均衡,造成氢能供需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氢气主要以高压气态、低温液态等方式存储和运输,这种危化品的属性也制约着‘制氢-加氢一体化’发展,这是目前客观现实,但更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氢燃料电池汽车站上风口

在产业布局上,武汉市以青山区、武汉经开区为重点,建设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青山区布局氢能源产业集群,武汉经开区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同时,武汉拿出真金白银为氢能源技术的产业化提供支持。以龙头企业作为核心发起人,联合金融、风投和产业资本,分期设立总规模为亿元的氢能产业发展基金。

燃料电池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氢能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