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到一起转高效益宜都农业产业

2024/10/22 来源:不详

<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作为我国重要产业,关乎十四亿多人的温饱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老龄化愈加凸显,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地谁来种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宜都全福河优质茶基地

记者走进宜都田间地头发现,这里悄然发生着变化。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精细化管理、多元化分配,当地在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探索实践中,走出一条独具山区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好路子。

▲宜都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番茄丰收。

流转小田变大田

7月盛夏,宜都洋津畈村田野里的水稻,已披上绿装,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块亩的连片水稻田,是村集体合作社去年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土地。一同流转的,还有亩耕地,用来轮种黄豆和油菜花。村党总支书记李书荣说,要是今年行情好,这亩田能有28万元的纯收入。

他介绍,洋津畈村共有亩土地,但细碎化程度高,加上村里种地的多数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土地有撂荒的情况,经济价值不高。

近年来,该村为了使土地资源更加高效合理利用,通过多轮土地流转,向本地企业、种植大户流转了亩土地,加上向村集体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共占到村里52%的耕地资源。

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在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人地钱”挂钩精准度上,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以此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在洋津畈村,记者看到流转的连片土地上,“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种植的粮油作物。

专家告诉记者,这样带来的好处,不仅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还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对此,该村后备干部尤春雷感触颇深:“以往人工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每人每天最多能打两三亩田,现在无人机打药,一台一天能打一百亩,不仅安全,而且效果好、成本低。”

尤春雷一边熟练地给农用植保无人机配药装药,一边不时在屏幕上滑动,设置参数,规划路线。不一会儿,无人机就“嗡”地一声飞上天,田间荡开千重绿波。

管理粗放到精细

当日15时,贵子湖旁的爱媛28果冻橙生产基地里传出“哒哒哒”的打草机声,来上工的农民正干着活。

这片亩的种植基地,是宜昌可山农业有限公司在年初流转的土地。整个基地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系统化管理,主要用来培育高接换种的爱媛28果冻橙。

爱媛28果冻橙肉质鲜美,是宜都市大力推进柑橘精品化生产布局中的品种之一。

“爱媛28果冻橙花量大、坐果率高,如若管理不当,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橘树早衰。”可山农业副总经理覃林星说,“所以要特别注重水肥管理、疏花疏果、病虫防治等技术环节。”

在果园里,他一边疏果,一边科普起来。“80—片叶子才能给这种果子供到充足的营养。”“少了不行,果子长不好。”

覃林星还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做叶果比试验,希望能够找到最佳的比值。沿着农机路行走,记者看到,基地里百余人,有打草的,有施药的,有修剪的,有疏果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很高。

宜都果茶服务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蔡永喜表示,适度规模化经营能推动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发展。

爱媛28果冻橙的引进,不仅使宜都在果品规模化、差异化上有了新突破,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水平的提升。可山农业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爱媛28”栽培技术体系,每年培训当地农业从业者千余人次,保证了种植技术的推广和落地。

近年来,宜都采用“种植适度规模化、果园建设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等做法,加快形成资源与区位优势,实现优质优价。

收入单一向多元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到,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入合作,建立紧密型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面对出现“老人农业”的状况,上述方案指明了路径。

李书荣介绍,村民土地流转后,挣钱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往年,村里人要么进城务工,要么靠种地。如今,有的在村集体合作社干活拿工资,有的办起家庭农场变成职业农民,还有的开农家乐自己当老板……

该村6组村民杨春雨是个典型例子。去年,她以每年元/亩价格流转4亩土地后,开始专心经营起她的农家乐来。全年预计收入能有20万元。

临近晌午,记者在田里转了两圈,李书荣兴冲冲地向记者展示着村里新建的樱花大道和七彩花田。在绿色田野里,风车、木船、蘑菇房点缀其间,一旁还有五颜六色的房屋,一个个赋予想象的景观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梦幻的场景是今年引进的国坤旅游公司打造的。村里与其约定,将这里全部营收的2.5%分红给村集体。“现在乡村游很火,说不定会需要很多本地导游,那样年轻人也愿意回来。”李书荣说。

在宜都多地,记者观察到,通过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农民收入得到显著增加。在高坝洲镇,普通蜜柑每斤收购价格只有0.6元左右,但爱媛28果冻橙却可以卖到10元以上,亩产收益达到2万元左右。加上每年1元/亩的土地流转金与劳务工资,收入的多元化给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希望。

可山农业提供的数据显示,该企业每年为当地农民支付流转费万元,提供务工岗位个,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0万元。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带来的,不单是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宜都的田野中,正在探索更多可能……

来源

荆楚网

原标题:《“流”到一起“转”高效益——宜都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