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架锅山村国土综合整治见闻i
2024/1/24 来源:不详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e/wap/show.php?classid=34&id=1563789
本报记者王自堃兰圣伟胡志喜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在宜都市枝城镇,有一个架锅山村,那里山峦环绕、间杂盆地,方圆11.5平方公里,曾是湖北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如今,架锅山村已从无人问津的偏远山村,蝶变为“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之一,村里贫困户全部脱贫。
更重要的是,架锅山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做好了国土综合整治这篇“大文章”。该村结合宜都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以“生产生活小广场、人水和谐小流域、一村一品小产业、庭前院后小花园、乡村人文小景观”为主要内容的“五小示范区”项目,融现代农业发展与传统景观保护、生态文化建设于一体,一跃成为宜都市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不勤快就没有好生活”
6年前,架锅山村在全镇32个村的经济排名是倒数第二。毗邻的全心畈村桃花节热火朝天,而架锅山却冷冷清清,这让全村户位村民心里很不是滋味。精准扶贫是一场硬仗,架锅山村要想快步赶上,只能甩开臂膀,三步并作两步走。
近几年,架锅山村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示范性建设,牵引带动财政、农业、交通、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充分发挥出集聚作用和放大效应。
年,架锅山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项目启动后,国土、交通、水利、住建等12个项目纷纷落户,获得扶贫资金多万元。短短一两年间,通村公路拓宽为双向两车道柏油马路,村容村貌提档升级,村里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桃李,打造小水果专业村,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架锅山村易地搬迁点,记者见到了从山上搬下来的村民赵国益。赵国益现年62岁,儿女都在市里上班,她和老伴儿在家照看果园、接送孙子上下学。
“现在孩子上学方便多了,搬下来后,走路10分钟就能到校车接送点。”赵国益说,以前住在山上,要走1个小时才能到山下,山上的4亩桃李树,结了果子都要背到宜都去卖,1斤只能卖到1块钱。现在有了穿村而过的柏油路,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在家门口就能摆摊卖水果,“一到周六日就有很多车进村收桃,1斤5块钱,一天最多能赚多块钱。”
如今,架锅山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桃花广场、湿地公园扮靓了乡村,光伏发电、桃李合作社、茶叶加工齐头并进。“不勤快就没有好生活。”村党支部书记周心全说,经过5年脱贫攻坚,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至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4.6万元增至21.65万元,经济实力进位到全镇第5名,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
“过来玩心情很舒畅”
注重土地整治与当地产业的对接,是宜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接联系农民群众、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宜都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底盘和引领作用,发展极具特色的“一村一品小产业”,助力架锅山村脱贫致富。
考虑到村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小水果高产,年,宜都局邀请专业规划单位进村打造农旅融合项目,以带动村户高质量精准脱贫。计划通过3年~5年的建设,把架锅山打造成“十里桃花红”的观光旅游生态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年底,投资万元的“十里桃花红”一期项目启动,包括休闲平台、花果山观景台、游步道、荆南湿地、“蔡家纸厂”整修及张家冲水库环线建设等。整治后的村庄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而且“留得住文化、记得住乡愁”,成了真正的美丽乡村。
每逢桃花盛开的时节,架锅山村就成了热门“打卡地”,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环境美,路也好走,过来玩心情很舒畅。”一名参加采摘活动的游客手捧蜜桃,高兴地说道。周心全介绍,架锅山村通过举办桃花节活动,可使村民获得可观的收入,实实在在尝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甜头。
“庭前院后小花园”
在着力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条件的同时,宜都局围绕“房前栽花、屋后种树,洁净农院、扮靓农家”的思路,因地制宜,调剂少部分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对庭前院后进行改造升级,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庭院绿化、净化、亮化。
村民张绍绪年轻时当过瓦匠,现在是75岁的独居老人。年,因为儿子家里急需用钱,张绍绪考虑把平方米的老宅出租,但因房屋破旧,山村环境闭塞,最终无人问津。
随着村里生产生活条件的整体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村民们换了一副“精气神”,生活也焕发了新气象。张绍绪重拾起瓦匠技艺,自己动手整理门前庭院,在门外修了水池,在路边种了花卉,妆点起“庭前院后小花园”,还自掏20多万元把家里装修一新。
桃红李熟,茶绿漫山,今天的架锅山村产业兴旺、景色宜人,昔日的穷山沟摇身一变成了桃花源。周心全介绍,下一步,村里将从产业造血防返贫、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发力,持续算好乡村振兴“大账”,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