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古今漫话宜昌天然塔联

2022/6/19 来源:不详

北京湿疹医院那里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8816.html

漫话宜昌天然塔联

□曾祥科

有“宜昌文化地标”之称的天然塔,是宜昌城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清代建筑物,年被确定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然塔的位置,清代史志载坐落在东湖县东南十五里的青草铺,即今天的宜昌城区沿江大道与横跨长江的宜万铁路大桥交会处上游约米处。

(位于宜昌城区的天然塔,图片源于网络)

相传宜昌天然塔为晋代文学家郭璞侨居夷陵时所始建。清乾隆五十五年(),东湖县士绅卢宏儒、徐经业、覃永泰、张文学等人倡议重修,贡生王永言等十多人捐助资金,三年始成,幸运地保存至今。塔为砖石叠砌,八角七层,高约四十二米,层层出檐,其下皆有斗拱装饰。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刚负塔。底层塔门石额刻“天然塔”三字,边框饰以二龙戏珠和云纹图案。

天然塔门柱上刻有一副楹联:

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

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

此联在《湖北名胜古迹对联考》中有记载。原载注释简单:“宜昌天然塔,位于宜昌之东,传为晋代郭璞所建,砖石迭砌,八棱七层。清代重修。”

此联没有写天然塔自身的结构和特点,也没有写天然塔的建造历史和过程,而是将天然塔放置于蜀东楚西这一宏大的地理空间中,从天然塔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着笔,气势不凡。此联第二分句尤为出彩。“荆门十二”“蜀道三千”,在工整的对仗中,天然塔其“巍”其“雄”,已然令人身临其境,万千气象,呼之欲出。

联中提到的荆门山,位于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的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楚蜀咽喉”之称。“联中的‘荆门十二’,指的就是与天然塔隔江相望的荆门山之十二碚,据点军文史专家杨洪实地考证,这十二碚有十座位于点军,有两座位于宜都。以十二碚为主阵容的荆门山,与猇亭虎牙山相对,联手成为楚之西塞,有‘上收蜀道三千之雄,下锁夷陵一方之局’之功。”(引自冯汉斌文章)

(位于长江南岸的荆门山,图片源于网络)

回到天然塔首建者郭璞。出生于河东闻喜的郭璞,与夷陵有着怎样的交集呢?据载,郭璞的父亲郭瑗为人刚正,由尚书令被贬到偏远的建平郡(郡治设在巫山县,领秭归、兴山和巴东诸县)任太守,直到终老。郭璞举家迁徙,遂流寓与建平郡毗邻的夷陵。相传,郭璞寓居夷陵时,不仅建造了天然塔,而且在此注释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

清代夷陵诗人罗应箕曾登临天然塔,赋《登天然塔望江》一首。全诗32句,言。此诗叙述了天然塔的地理位置,“荆门十二何崔巍,龙蟠蛟逸西向来”;描写了诗人登塔所见,“孤塔突兀雄相向,乘兴登临千霄上。眼阔由来置身高,千山万山非一状”;抒发了登塔望江时的心潮起伏,“郁塞我有万古情,江涛汹汹何时平。男儿心思无今古,俯仰虚怜短鬓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和怀古幽情,“当年几辈务割据,战血都拥寒潮去。余霞断霭晚峰青,英雄竖子今何处。”

罗应箕系夷陵名人罗文彩后裔,罗宏备之子。《湖北诗征传略》评价罗应箕:“少即颖敏,嗜学,诗工,力无敌。苍苍茫茫,前无古人。是能独承家学,不坠宗风,洵一时之寯也。”

清代贵州玉屏人田榕,曾登临天然塔,作《天然塔眺望二首》。由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整理、年出版的《碧山堂诗钞》收录了这两首咏天然塔的诗作。

(田榕咏天然塔诗作,笔者摄于《碧山堂诗钞》)

《天然塔眺望二首》(田榕)

其一

塔势凌空起,居然万里看。

地形雄楚蜀,天意静波澜。

汉垒寻皆尽,秦灰吊已残。

只应亭至喜,潇洒对凭栏。

其二

江水茫无际,登临惬大观。

势连三峡险,兴动五湖宽。

芦碕花将老,枫林叶未残。

不妨又系俗,载酒一凭栏。

这两首诗视野开阔,格调雄浑。“地形雄楚蜀,天意静波澜”、“势连三峡险,兴动五湖宽”,作者登上“凌空起”的天然塔,豪气顿生,放眼“万里看”,蜀道绵延、峡门险要、江水无际,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田榕是康熙五十年()辛卯科举人,他创作这两首诗的准确时间,已难以考证,只能推断大致时间。据长阳籍史志学者向家舟记载:田榕“历任云南保山、安徽太平知县,署湖北长阳、武昌等县事,后任内阁中书,改安陆知县”;“乾隆十二年()至十三年()署理长阳县事(长阳旧志本传谓‘以举人试用长阳’者误)仅半年,但始终以‘无事敢便高枕卧’为原则,‘精勤无暇日’。”(引自向家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